白酒调研报告

  • 稿文库稿文库
  • 总结
  • 2024-11-06 04:58:01

白酒调研报告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白酒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白酒调研报告1

  一、江苏白酒市场整体分析

  1、江苏白酒市场综述

  江苏是中国东部经济发达省份,也是白酒的产销量大省。据有关机构估

  计,江苏省年白酒销售额在70亿元以上:高端白酒茅五剑、水井坊、国窖1573等有近17个亿的销售额,中低档白酒的消费在3040亿元左右,剩下的则为中档白酒份额。

  2、江苏白酒竞争概况

  一从整体来看,江苏白酒市场竞争激烈,苏南、苏北竞争格局相差较大:苏北主要是省内品牌之间的竞争;苏南是省内外多个品牌竞争;省内外品牌在苏中地区如扬州、南京、镇江全面交锋,目前胜败难分。

  江苏省内知名品牌三沟一河仍是地产酒的佼佼者,在各自的区域均有较好表现,洋河在全省高端市场销售状况都很好。除此以外,部分新兴品牌如南通市场的品王亦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二苏北是江苏的酒乡,三沟一河全部在苏北地区,地产酒能占到75%左右的市场份额,主流品牌为洋河、双沟、今世缘(高沟)、汤沟,各品牌主力市场均在本地。

  苏北地区的徐州是特例,其地理位置在四省交界,消费者性格与苏南差别很大,市场表现较好的是徽酒和川酒品牌,如迎驾、五粮醇、高炉,高档酒口子、五粮春尚可,洋河蓝色经典表现一般。

  三苏南地区主要是徽酒、川酒和省内品牌在竞争。整体看省外品牌优于省内品牌:徽酒迎驾、高炉、口子,牢牢占据中高档份额;川酒五粮醇、五粮春有一定份额,但已经走下坡路;泸州低档系列依靠常年买一赠一促销在低档市场表现尚可;省内品牌洋河、今世缘较活跃,其中洋河蓝色经典在高档表现最好;今世缘产品线较长,无明显主力产品;其它省内品牌活力不足。

  二、市场竞争格局

  ① 江苏本地品牌以两沟一河表现最好,汤沟、品王也有一定表现。

  ② 在各品牌势力分布方面,除洋河(主要是蓝色经典)形成全省覆盖以外,其它各品牌格局均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双沟、今世缘(高沟)主要销量集中在其酒厂所在地及周边区域。

  ③ 双沟主要势力范围在泗阳、泗洪、宿迁、新沂一带;今世缘(高沟)主要势力范围在淮安、涟水及扬州一带;汤沟势力范围在灌云县及连云港地区;海安地产酒品王除占据海安县以外,已经延伸至南通市,产品、价格等规划合理,发展势头良好,不可小视。

  ④ 总体来说,江苏酒内部的竞争较为规范和合理,洋河、今世缘(高沟)、双沟主销产品分别占据高中低档位。

  三、消费形态

  1、消费档位; 从普通家庭消费来看,苏南、苏北地区之间的消费档位相差不大。苏北日常家庭消费档位在1040元左右,主要集中在102024年口子窖与迎驾系列表现较好。而苏南的中档消费档位在7090元,明显高于苏北地区,徽酒占据主要市场,主要产品有:五年口子窖、普通高炉家酒、四星百年迎驾。

  从高端白酒消费档位来看,苏南、苏北均为100元以上。洋河蓝色经典系列在全省占据主要份额,尤其是海之蓝在全省高端白酒消费中居首位。苏南地区,茅五剑占据了一定的高端市场份额。苏北地区除海之蓝以外,地产白酒的高端品牌在本土市场上也有一定影响力。如:今世缘国缘系列、双沟珍宝坊、双沟苏酒系列、汤沟窖藏。

  2、主流消费度数:江苏省白酒的主流度数在4246度之间。洋河、今世缘主要产品均为42度,高炉家酒主要是42度、43度,五粮醇43度,迎驾43度到45度,双沟主要产品为46度。

  3、消费心理:从整体市场上看,相比其他省市而言消费者是一个成熟、稳定、理性并且有着明确消费需求的群体。

  ①自饮讲实惠,聚饮(送礼)讲面子

  消费者在不同场合饮用不同的白酒产品。自饮白酒以实惠型的中低档白酒为主。普通商务政务接待选用知名品牌的中高档产品,高级商务政务接待选用高端知名品牌。这种消费习惯,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档酒较少,消费两极分化。

  ②消费者对品牌有明确价位认知

  不同白酒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拥有不同的心理价位,各畅销产品之间价格区间明晰。

  100元以上洋河蓝色经典占据较大市场份额,8090元五年口子窖最为畅销,6080元高炉家和洋河蓝瓷销量最大,三星迎驾占据3040元档位。

  ③品牌关注度高

  江苏消费者对品质和产品知名度较为关注。高中低档白酒消费,都是建立在对品牌了解的基础上。非知名品牌只能在县级市场进行机会型销售。地方性品牌只能在区域范围内动销。整个江苏省白酒市场,由省内强势品牌三沟一河、茅五剑、徽酒、金六福、稻花香等全国知名品牌构成,预估以上品牌占市场总额的8成。

  4、消费形态的南北差异

  ①消费结构

  苏南经济较为发达,消费层次较高,中高档约占总体销量的60%。消费结构呈纺锤状,较为合理。 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苏南较低,中低档白酒是销量的主要来源,约占总销量的60%。同时,由于商务政务接待需要,高端白酒销量较稳定。由此,苏北地区白酒消费结构呈哑铃状,中档白酒市场份额较少。

  ②消费者区域性格差异

  苏北地区民风朴实,男人性格直爽,酒量较大,饮用度数相对较高,多为46度。尤其是徐州地区,语言、习俗与苏南差别较大,与苏北其它地区也有一定差异,洋河蓝色经典在徐州地区的非畅销正反映出这一点。苏南地区民风柔韧,男人性格温和,饮酒适度,相对饮用度数较低,多为42度。

  ③替代消费品接受状况

  苏南地区受上海、浙江地区影响。红酒、黄酒等品类近年在苏南地区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已经牢牢占据细分市场,正在进一步分化白酒市场。苏北地区较为传统,白酒、啤酒两分天下,红酒有一定表现,黄酒基本没有市场。

  四、市场管理

  1、产品线下推广

  在产品线下推广方面,江苏市场在有外来强势品牌介入区域和无外来强势品牌介入区域呈现两种不同的特点。

  ①无外来强势品牌区域

  代表城市:宿迁

  市场特点:此类市场主要竞争在省内品牌洋河、今世缘、双沟之间进行,三者主力产品分别占据高中低三个档次,缺少直接交锋的价位,故市场竞争并不激烈。 促销推广:由于此类市场的竞争特点及目前刚进入消费旺季,在终端未见促销员及针对消费者的买赠等活动,服务员开瓶费金额也不高,线下推广活动基本没有。

  ②有外来强势品牌区域

  代表城市:无锡

  市场特点:此类市场有外来强势品牌进入,如徽酒及泸州系列,各主流价位之间均有多品牌多产品展开争夺,竞争相对复杂、激烈。

  促销推广:虽然竞争激烈,但形式相对简单,手段较少,多为省外品牌动作,如泸州系列常年开展买一赠一活动。徽酒将重点放在终端维护,积极采取灵活的买赠活动。江苏酒少有相应措施和其它推广方式,表现不活跃。

  2、终端管理

  ①江苏酒

  侧重点放在商超的陈列堆放上,尤其对其主打产品,借助大规模的堆放造成对消费者视觉的冲击。堆放陈列整齐有序,重点商超显眼处有海报张贴,说明业务人员对商超终端的维护力较强。此外,部分酒店有小型门头。

  ②徽酒

  商超和酒店均表现出较强的维护意识和维护能力,受徽酒终端操作的风格影响,维护重点仍放在酒店终端。

  徽酒的重点产品均放在酒店陈列柜的中间及其它显眼的位置,部分大型酒店显眼处有POP展架。

  大部分酒店、商超的服务员会把徽酒作为他们的首推产品,说明徽酒的终端客情维护能力和意识要优于江苏酒。

  ③城市生动化

  可能是由于城市管理较为规范的原因,除个别县级市外,江苏各城市的生动化普遍显得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公交车体、户外高炮、灯箱。

  第二部分:各品牌营销状况分析

  一、洋河

  1、市场现状

  洋河知名度与市场表现在省内居首位,整体铺货率较高,品牌概念突出,蓝色经典系列在省内占据相当的份额。

  2、产品线分析

  高档产品为蓝色经典系列,三款产品占据128400多元的价格区间,在江苏省内绝大部分市场畅销,主力产品海之蓝牢牢占据江苏白酒市场的百元价位,售价基本稳定在128元/瓶左右。

  洋河蓝瓷是洋河的一款中档产品,在江苏部分区域(如宿迁)有较好的销量表现,但受徽酒影响,部分区域表现不显眼,商超终端售价约为6080元/瓶。在宿迁地区,洋河美人泉系列表现优于蓝瓷。

  敦煌系列是洋河的低端产品,但识别性不统一,有些产品凸显洋河,有些凸显敦煌。此系列产品价位在30元以下,在苏北市场有较好的铺货率,在部分县级市场(如泗阳)有较好的表现。

  总体而言,洋河各档位产品结构清晰,各系列产品无相冲突的价格区间,铺货较为到位。产品线规划优于其它品牌。

  3、问题与机会

  作为江苏省内第一品牌,洋河无论在市场面还是在传播面上的工作,做得都相对细致和深入。但是,在整个考察过程中,我们仍然发现洋河市场上的一些问题,直接或者间接地阻碍着洋河的进一步发展。

  问题:

  ①重视品牌面传播,而忽视了对终端(尤其是酒店)的管理。

  这一点是江苏酒的通病,洋河也未能摆脱,缺乏终端维护意识和技巧,导致消费者在终端被外来品牌截流,丧失部分销售机会。

  ②受徽酒阻碍,中档价位延伸无明确有效方法。

  由于中档被今世缘和徽酒的百年迎驾、五年口子等品牌占据,价格档位的阻力过大。

  机会:

  ①虽然中档市场有徽酒坐庄,但并不是没有机会。洋河若在副品牌上处理得当,针对中档消费群体挖掘一种概念,既不会影响到洋河高端的品牌形象,又能借助强大的品牌优势。

  ②省内消费者普遍对洋河品牌认同,若能加强市场统一管理尤其是终端的管理和维护,凭借洋河的品牌优势和地缘优势,将再次迎来增长高峰。

  二、双沟

  1、市场现状

  双沟主要市场在苏北,中低档表现较好,近年连续开发珍宝坊、中国苏酒、双沟100系列进军中高档市场,迫切希望提升产品结构和利润,总体铺市率较高,但其推广策略和终端管理存在一定问题。

  2、产品线分析

  双沟在高端主推珍宝坊系列,中高档主推苏酒系列,同时在本地市场主推双沟100系列(与苏酒几乎同档),低档为双沟大曲系列,它们共同构成双沟高中低档结合的产品线。 珍宝坊系列的价位与洋河蓝色经典系列的海之蓝、天之蓝价格区间基本重叠(珍坊128,珍宝坊168、238),直接与洋河蓝色经典系列进行竞争。目的是抢夺蓝色经典高档白酒市场中的份额,但直面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会使自己的投入产出比不高。

  苏酒系列产品众多,从80元到2024年销售状况良好,其婚宴用酒的差异化定位,经过多年已得到市场认可。今世缘在江苏省整体表现活跃,终端管理较强,传播较为突出,产品包装设计风格较统一。 今世缘主力市场在本土淮安、扬州、泰州地区,其高端产品今世缘9513(地球产品升级)在扬州已成为最畅销的高端品牌。

  2、产品线分析

  今世缘酒业有高沟和今世缘两个品牌。 高沟品牌老化,价格走低(60元以下),主要在区域市场内进行销售。

  今世缘品牌在全省推广,并且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主要有高端国缘系列,中高档今世缘厚一带系列等,以及中低档新纪元系列等。

  3、问题和机会

  今世缘酒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多品牌规划不清,高沟从光瓶到60元不等,今世缘从十几元到100多元,两个品牌存在交叠,出现了结构性内耗。建议今世缘酒业把30元以下市场用高沟品牌进行操作,今世缘品牌用来操作30元以上市场。

  今世缘品牌没有主力产品,几十种子品牌的主识别系统均为今世缘品牌字体,从16元左右的今世缘黄一帆到122元的'今世缘9513都在使用,过多的子品牌给消费者产品记忆混乱的感觉,必须打造一款能代表品牌形象的主力产品。

  高档品牌国缘作为形象产品,用来提高企业形象。主做高档礼品和高档酒店消费市场,高于洋河蓝色经典、双沟珍宝坊,争取超高档消费群体。

  四、汤沟

  1、市场现状

  汤沟主力市场在灌南县和连云港,在这些市场,低端的汤沟系列酒以及汤沟中端产品贵宾、嘉宾达到全渠道覆盖,占有率极高。在江苏其它市场,汤沟酒有少量铺货,产品多集中在低档,种类繁多,市场占有率不高。新推中档产品两相和系列,销量有待观察。

  2、产品线分析

  汤沟低端产品种类繁多,无主力产品可言,中端主力产品为贵宾和嘉宾,超市售价分别为55元/瓶和78元/瓶,高端产品汤沟王为连云港***招待用酒,但在除灌南和连云港以外的市场中表现不如洋河蓝色经典。

  3、问题与机会

  问题:

  汤沟酒相对依赖经销商的资源来完成销售,如以30万元为合作底线,经销商从汤沟酒厂购得买断产品后销售,利用差价赚取利润。由于每个经销商都有自己的买断产品,使得以汤沟酒命名的产品能达到上百种,各产品的专卖店遍布市场。虽然汤沟的品牌知名度因此得到了充分的宣传,但由此也产生了负面效应。

  ①厂家无法对产品线进行有效管理,导致产品线混乱,各产品冲突严重,无明显的主力产品,消费者认知模糊。同时,产品低端化比较严重,妨碍了汤沟向中高端延伸的进程。

  ②由于大规模采用买断产品经营,导致厂家对经销商管理混乱,削弱了非买断产品销售的经销商的利润,市场积极性日渐低下。

  机会:

  若汤沟能加强对经销商及产品的管理,清晰产品线,突出重点产品,则凭借其在连云港及灌南县的知名度和消费者认可度,汤沟品牌有希望在连云港及周边地区成长为区域强势品牌!两相和系列主攻中档,企业集中资源推广,可将其培养成区域性强势产品,作为企业的利润来源。

  五、徽酒

  徽酒以百年迎驾、口子窖和高炉家等品牌为代表,占据江苏白酒市场一定份额,其中以苏南、苏中为主。苏北(除徐州)表现不佳。主要产品包括三星、四星百年迎驾以及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的高炉家酒和五年口子窖。

  整体看来,徽酒在线上推广没有江苏品牌积极,但极其重视对终端的管理。随着洋河、双沟、今世缘等江苏地产酒的崛起,加之泸州老窖的常年促销活动,徽酒在江苏的整体市场份额可能出现下滑。

  1、迎驾

  市场现状:迎驾主要份额在中低档市场,产品品质得到消费者认可,重视对终端的管理,针对白酒销售周期采取灵活的促销活动,在苏南、苏中及徐州等市场表现较好。

  产品线分析:主打产品为三星百年迎驾,商超零售价为58元/瓶左右。此价位主要是朋友聚饮和家庭消费,暂时没有强大竞争对手与其竞争,加之品质良好,使得产品在此档比较强势。 四星相对三星表现稍差,被普通高炉家酒分流一部分消费者。

  问题与机会:品牌传播力度小,档位认知明确,使得迎驾相对稳定的保有现在的份额,自己的强势档位无人竞争,向上延伸无力,虽有中高端产品迎驾之星切入市场,但受到口子窖与洋河的阻碍而难以发展。

  从目前看,迎驾最好的策略就是继续巩固其中低档市场强势地位,在三星的两侧开发侧翼产品保护主力产品,免受其他品牌的竞争。

  2、口子窖

  市场现状:口子窖主做中高端市场,品牌知名度高,重视终端管理以及产品美誉度和酒文化的传播,在苏南、苏中及徐州等地中高档市场拥有一定份额。

  产品线分析:主打产品是五年口子窖,商超零售价为88元/瓶左右,正面与精制洋河大曲竞争,但精制洋河大曲并没有影响其份额,反遭高炉、五粮醇、洋河蓝瓷等下游产品和洋河蓝色经典、双沟珍坊等上游产品的夹击,情况不容乐观。 问题与机会:口子窖在江苏市场后劲不足,各类广告和市场推广活动不多见,品牌略显老化。想要保住88元档位,必须开展系列市场活动激发其品牌活力。

  3、高炉家

  市场现状:高炉家主做中高端市场,厂商重视对终端的管理和品牌的传播,赢得了苏南、苏中及徐州等地区中高档白酒市场的一定份额。

  产品线分析:主打产品为普通高炉家酒,商超零售价为68元/瓶左右。同一价位的江苏本地产品较多,包括洋河蓝瓷、今世缘、品王等,本地酒逐渐形成气候,与其争夺中档市场份额。新品徽风皖韵、水晶家推广不力。

  问题与机会:高炉凭借家的概念和终端管理技巧在苏南市场占据70元价位,但其两端均受到省内外多个品牌的夹击。引入水晶家和徽风皖韵等新品,争夺中高端的市场份额,其价位与五年口子窖、洋河大曲精制等强势产品相当,所以,高炉家新品要想获得成功还需要一段路程要走。

  第三部分:苏酒走向和机会

  纵观全省市场,省内品牌积极开拓,在保住中低端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向高端延伸,但中档表现不佳,省外品牌则抓住地产酒的弱点,主攻中档价位,尤其在苏南地区,牢牢占据一席之地。市场操作层面,省内企业注重品牌概念和设计,但营销基础工作不扎实,省外品牌则是概念加终端的营销方式。 在中低档市场,本地品牌将继续保持其地位,但要警惕外地著名品牌低档系列以大力度促销方式进入,如在苏南市场的泸州系列。

  中档市场是苏酒的软肋,省内产品在此档位缺乏鲜明的品牌策略,但市场机会明显,如果在品牌名称上处理得当,并有明确的概念支持,加上地产酒情结,以系统的策略开发中档市场,是很有机会成功的。

  中高档市场,除茅五剑等全国强势品牌外,洋河会继续保持其份额,双沟、今世缘的高端产品按目前操作方式很难短期撼动洋河的地位,口子、五粮春正在走下坡路,它们的一部分消费者正被高炉等稍低一点的品牌拉走。

  随着替代品的市场接受度日高,未来竞争会更激烈,但格局变化不会太大。苏南苏北继续保持着差异性。本地酒传播活跃,外地酒终端活跃,省外品牌再进入江苏市场将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品牌概念上有省内品牌占先,终端上有徽酒封锁。

  未来的变化主要是省内各品牌势力的分割,谁的策略得当,并有着丰厚资源,谁的盘子将变得更大。

白酒调研报告2

  一、 产品及公司简介

  2024年9月9日,“第17届(2024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100榜”在南京揭晓,五粮液以586.26亿元的品牌价值升至该榜单第三位。

  “2024年五粮液品牌价值较2024年的526.16亿元增长了60.1亿元,增幅高达11.4%,综合排名上升一位。由于我国白酒市场依然较为分散,五粮液等白酒行业主导品牌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

  五粮液.叁叁酒:五粮液第一款数字酒。

  五粮液.叁叁酒: 中国为数不多的中高档数字酒类品牌。

  五粮液.叁叁酒: 在浩繁的酒品名中,巧立奇特。寓意于古典数学《九章算经》三三得九的算术口诀,谐音为“叁叁得酒”。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古往今来,“三”在东方世界里也是表达祥和、好运的衍生基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地域特色各异,“三”在江浙吴语和粤语中与“才、财”、“升、生”同音,极具社会民俗吉祥喜庆之意,蕴涵了人生中的仕途、财富和姻缘三大运程,给“三”增加了一道幸福厚实的风景!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多以“三”为吉祥数字,有众多、上品、精深、厚重、敬仰、生生不息、至尊长久等意。

  五粮液.叁叁酒:叁叁得酒,天长地久。

  二、 概况

  xx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地处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2024年,全市面积1.32万平方公里,年末户籍人口763.14万人,辖3市、2县、4区,拥有1个国家级 经济技术开发区和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试验区、工业区)。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沿海城市,国家一类大市,中国综合实力100强城市、中国综合竞争力100强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中国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第二名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内地最佳商业城市、中国特色魅力2024年酒类商品销售总额21亿元左右。

  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xx经济发达,外来务工人员高达70余万人,是为白酒消费的主力xxxx消费者多属于理性消费,对品牌的选择专一和品牌忠诚度高。

  三、xx公司组织机构图

  一、组织架构图

  2、人员招聘

  A、xx酒业公司按组织架构图,委派或招聘人员,组成xx叁叁酒销售公司。

  B、xx酒业公司负责招聘工作。

  C、xx公司可通过当地媒体(报刊、电视、网络、现场招聘等)

  招聘相关工作人员。

  3、薪资待遇

  A、xx酒业公司委派员工工资由xx公司支付,xx公司人员工资由xx销售公司支付。

  B、xx酒业公司负责招聘人员,工资由xx公司支付,底薪1500元——2500元,另外加提成与奖金。

  四、 合作方式及产品

  1、股份制合作

  根据四川xx酒业有限公司与广东xx陈总的洽谈意向,结合xx市的实际情况,同意以品牌运作为方向并成立股份公司(xx方面占股60%,四川xx酒业有限公司占股40%)来共同运作xx市场,在近21亿的白酒市场份额中分得一杯羹,做大做强五粮液.叁叁酒品牌。

  2、总投资额500万

  xx酒业有限公司以投入品牌及产品等方式投入2024年4000多万的销售收入即可。根据投入与产出的配比率,要达到4000多万的销售额,则需要投入25%——35%的销售费用。

  费用预算表 (见附表1略)

  根据经销商实际情况及公司规划,选择并打造样板市场,然后再将样板市场模式复制到xx其他城市,借以辐射到全市的战略目标。

  2、二级市场招商品鉴会

  (1)、拟定xx市场全年销售计划,明确销售目标与形式。

  (2)、拟定制作新的销售计划和相应的销售政策,明确经销商来年市场运作的方向与思路。

  (3)、制定签约、订购的优惠政策与激励办法。

  (4)、对意向经销商进行一次调查,并且针对意向经销商的大概情况制定会议内容,讲师则由四川xx酒业有限公司提供。

  (5)、确定与重点意向经销商沟通,进行小范围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

  (6)、制作、印刷经销商会议DM单,在会前将DM单发放到有关会议人员手上,让与会者清楚会议内容、会议安排、需提前准备的事项。

白酒调研报告3

  2024年白酒行业最热门的一个词无疑就是“小酒”,生活方式改变带动了小酒消费的热潮,人们在招待、聚会等场合越来越追求自由、轻松、时尚化的消费方式,而小酒便捷、个性化的特性恰能迎合这部分群体消费偏好。这几年白酒消费升级很快,尤其在健康理念影响下,“少喝酒、喝好酒”的消费观念深入人心,小郎酒炫彩装100ML终端价位在30元/瓶,五粮液干一杯彩瓶118ML终端价位在50元/瓶。小瓶酒,高质量,大市场,是趋势也是潮流,江小白从名不见经传到年销售达10亿+级别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小郎酒2024年单品销售已近30亿,以往不受重视的小酒华丽逆袭,引得众酒企纷纷布局小酒市场,小容量酒俨然崛起,已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白酒品类。

  现状:

  市场上小酒大体分为传统小酒和时尚小酒两类;传统小酒胜在经典,如“小牛二”、“红星小扁”、“小郎酒”;时尚小酒,胜在创新,如“江小白”以青春小酒定位,准确抓住了年轻人的心理,用层出不穷的文案吸引了消费者,引领了整个行业的热潮。

  软肋:

  1、跟风导致同质化严重:“青春时尚”似乎正在重蹈覆辙当年爆棚的“年份酒”概念,企业一时都陷入青春期不能自拔,给小酒市场带来了活力的同时还有压力,就连一些传统名酒也跟着时尚一把,如洋河洋小二、汾酒闹他小酒、泸州老窖泸小二,其它更是从者众,白小乐、云小白、江小任、谷小酒、徐小天、刁小妹等,基本都是漫画人物+情怀语录的`套路,大家都卖情怀情怀就不值钱了,这让青春本就迷茫的消费者一下又陷入了选择迷茫,鸡汤开始有毒,据说连淮南老母鸡汤的生意都受影响了。

  2、定位雷同导致渠道竞争加剧:这恐怕是所有做酒人心中共同的痛,目前小酒市场主要进入的终端为CD类餐饮、大排挡、烟酒店、批发部,商超等传统类渠道,目前这类渠道的资源虽然比较庞大,但已被传统小酒强势品牌牢牢把握,其他小酒品牌要想进入这些渠道,将会比较困难,这些小老板已被惯出了一身坏毛病,不是畅销产品在他们面前根本没有话语权,而且小酒利润空间相对较低,进店以后很难有大的宣传、促销来拉动,上促销员更是不可能,进了店也只能在货架上受人白眼孤独的老去。就是江小白开始也是采用线上微博、论坛等营销方式,有了一定的消费群体和资金累积后又回归到了传统渠道和竞品进行近身厮杀。

  破局

  江湖之大,何以容身;

  破局———唯有创新!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争不是不为,而是和对手不在一个层面,不在一个纬度,自然不存在争。

  户外晓酒,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1、独特的品牌文化;

  一款好酒的灵魂就是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品牌文化不同于企业文化,品牌文化虽由企业组织实施,但由消费者需求决定,受消费主导,只有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才会最终认购产品”,通过“文化力”拉动“销售力”,促进“产品力”。

  户外不只是一种运动,户外晓酒,也不只是一瓶酒,蕴含的是一种自由、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一种自然理念,一种精神追求;可能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种户外情怀,古镇小桥流水、江南烟笼人家、大漠长河落日。此情、此景、此酒,让情怀、产品和文化的完美融合达到与消费者的共鸣!

  2、精准而独辟蹊径的销售渠道:

  市场定位:热爱户外运动,追求生活品质,有闲、有消费能力的中年人群;

  销售渠道:各种户外群体、协会,如驴友群、徒步群、游泳、自行车、越野、登山等各种运动团体协会,从消费场景出发,应时应景的产品就是最好的市场解决方案。

  3、定制:

  户外晓酒+定制=给老虎装上翅膀

  近年白酒行业除“小酒”之外还有一个热门词汇那就是“定制”。150箱的起定量,户外晓酒就可以根据客户的意愿诉求,将专属文字、图片等个性化元素融入酒器,看似简单的改变,产品性质已从商家的转换为了客户自己的产品,定制让酒不再是简单的实用或视觉感受,实实在在增加了产品的功能性和附加值,让酒成为心灵与文化的延伸,“定制”让每一位客户都拥有自己的品牌,让每一款酒都演绎不一样的独家故事!

白酒调研报告4

  一.调研目的:

  1、初步了解样本市场主要大型超市,终端白酒酒的市场现状,分析汉中市场白酒的整体情况。

  2、收集市场主要超市不同品牌白酒的市场分布、销售价格、销售状况、产品分类、并进行对比分析。寻找汉中市场最佳突破点。

  3、了解本市场消费者对白酒的需求层次、品牌认知程度。

  4、了解本市场消费者的饮酒类型、习惯、场合、男女比例、年龄层次等因素,挖掘潜在市场消费者。

  二.调研方法:

  1、大型商场超市的走访和调研;

  2、与部分名烟名酒店老板沟通;

  3、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进行补充。

  三.调研概况:

  2024年6月--7月对主要超市进行了市场走访和调研。此次调研的大型超市包括:桃心岛5个超市、华润万家超市、阳光超市、华盛超市等。这些超市为汉中市知名度较高超市,几乎垄断了汉中市场大部分零售和批发;另外,它们分布于汉中各级乡镇,各烟酒店也是汉中销售量较大客户,此报告能真实反映汉中目前酒水销售各重要环节。

  四.调研内容:

  一、主导产品品牌情况:

  1、名酒品牌

  汉中各商超及其名烟名酒店销售价格如下表:

  注:

  1.本表格不包括礼盒产品。

  2.以上产品价格以桃心岛超市为准,其余商场超市同种类型产品价格略有差异。

  从上表可以看出,名酒在汉中市场种类很多,品种齐全。有浓香到酱香等。价格从288元到1380元,极大满足了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除茅台之外,其他名酒上也是强势出击,其洋河系列,西风系列深受消费者喜爱。 2.销售情况:

  从样本市场上了解到:在上半年,高档白酒的销量较好,茅台,五粮液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消费者购买白酒主要认定的是品牌知名度,像老窖的老字号特曲、郎酒1898、1956系列,西风6年15年,成为市场销售的主流。消费者购买主要是用于送礼、同朋友聚会、家人吃团圆饭。消费者购买主要是因为这些白酒酒的价格较低、味道较好,而且被方人习惯搞酒精度的酒。在本市场中,同等价位白酒酒销量量较好的为郎酒1956,西风6年,老字号特曲等。这些白酒的价格普遍在118元至188元左右,能为大多数消费者接受且长期饮用。 3.消费者调研

  从总体上看,约6成消费者为企事业单位团购。老百姓消费还徘徊于100左右产品,酒店是消费白酒的重要场所。除此之外,私人朋友个人的消费也占2024年龄的增加,社交活动的减少,年长者在应酬时饮用白酒的比例逐渐降低,而在家里饮用白酒酒的比例则呈明显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半数的年轻人主要是在朋友聚会时饮用白酒,但是在26~35岁年轻人中仍然有 10%~2024年窖龄3款酒的销售,公司本身还在调整、稳定中,产品正面临客户布局问题,汉台区烟酒店在前期公司大手笔的政策支持下进店率稳步提高,但郊县招商始终没有突破口,行动滞后。目前销售主要依靠惠康老总自身团购资源进行,虽然能保证一定销量但始终没有质的飞跃。百年这只公司重金打造的.产品在汉中出现瓶颈,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没有料到的问题。后期在招商问题上针对一两个乡镇做成样板市场,重金打造重点支持,扩大周边影响力变被动为主动。在个别郊县可考虑直销后寻找优势客户再来谈合作。

  六.小结通过对汉中白酒的市场进行调研,得出以下结论:

  1、在样本市场上,各种品牌白酒竞争激烈。传统的国内名酒品牌占据市场高档白酒主导地位,其中,前三个品牌市场份额最大。主要集中在各市县级***单位和高档消费场所。其它品牌对市场进行补充,激发市场活力。

  2、汉中市场整体上白酒酒消费呈现上升趋势。主要为地产酒下滑严重,消费者对名酒品牌信赖。

  3、红酒在汉中市场主要以高档消费为主,所以基本上定位在高档消费群体。整体上所占比例不高。但是试图尝新者不少,潜在消费群体较大,不可小视。

  4、强势品牌市场细分明确,终端完善,品种、价格齐全。这在销售中占有很大的优势。

  5、品牌知名度成为白酒高档市场消费者的首选因素,其次则是价格、味道、容量、价格、度数是消费者选择白酒比较注重的方面。

  6、中低档白酒市场需求很大。因为中低档消费群体所占的比例很大。加上节日假期走亲访友的需要,对货真价实的白酒还是很受欢迎的。

白酒调研报告5

  在这次调研中与部分经销商谈话令人映像深刻,他们提出很多建议,比如:做形象店、授权店、设摆台专柜等很多促销方法。建议我们集中力量做好现有品牌,不要盲目开发。也提到我们存在的一些国企同病。如:保守,缺乏创新,管理有待提高,集团内部的内耗问题等等。很中肯!可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逐步去解决,却不可能立竿见影!市场不等人,市场销售方面我们应该当机立断,抓住商机掌握主动。等!就是等死!拼才有生机!下面就这次调研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市场概况

  阳泉市是山西第三大城市,是山西省东部地区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中心,是中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辖城、郊、矿三个市辖区和盂县、平定两个县。全市总人口137.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4.67万,乡村人口52.76万,全市城镇化率达61.61%。2024年全市GDP为602亿元。

  长治现辖10个县、2个区、1个县级市:长治县、长子县、屯留县、壶关县、黎城县、平顺县、襄垣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城区、郊区、潞城市。人口333.4万人,2024年全市GDP为1328亿元。

  晋城是中原经济区13个核心城市之一,晋城市下辖城区、泽州、高平市、阳城、陵川和沁水六县(市、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全市人口227.91万人。2024年全市GDP为1011.6亿元。

  第二部分:三地白酒行业现状分析

  四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生产厂长王维忠带领我们一行六人对阳泉,长治,晋城三个地级市进行市场调研。通过对三地终端渠道及消费者调查、当地业务人员协同拜访重点经销商、酒店、商超及名烟名酒店,掌握以下情况:

  一、喜好度数

  本地消费群体喜好度数以42—53度之间为主。

  二、市场环境分析

  1.中国经济总体增速放慢,整体经济大环境不容乐观。

  2.各项针对食品特别是白酒政策的落实客观上使白酒市场增长缓慢。

  3.白酒市场整体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而且不断加剧。

  4.各酒厂、各级经销商的库存很大,但白酒产量仍是上升趋势。

  5.销售终端的营销手段单一、老旧、缺乏创新。

  小结:综合上述原因,造成白酒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但是却缺乏对消费的的有效刺激,造成动销困难、产品积压、资金积压、风险积聚的恶性循环。

  三、竞争状况分析

  1.消费区间分布:低档白酒为25~45元;中档白酒为46~80元;高档白酒为81元以上。我厂产品主要为低档白酒和少部分中档白酒。

  2.主要竞争对手:汾阳王、北特加、杏花春、白酒老根等,主要竞争存在于低档白酒。

  3.优势:在本地经营多年,有比较完善的营销渠道;在本地建立有专卖店,为产品结构调整做好铺垫。

  4.劣势:在零售价与竞争对手基本相同的前提下我厂的产品成本较高,造成营销力度偏小,不利于销售终端的拓展;促销手段缺乏创新;销售人员偏少,无法对市场的'情况及时掌握并针对其加以调整。

  四、对我厂在本地营销状况的4P分析

  1.产品.我厂销售的支柱产品主要为低档白酒,目前此区间的竞争空前激烈,各种新产品不断投入市场,各种促销方式也不断出台,但是此价格区间的利润却不断缩减。

  2.渠道.我厂现在的销售渠道主要是中小饭店及烟酒超市等,同时在阳泉地区建立了专卖店。

  3.价格.我厂产品的定价稍高于本地同质产品,但还是处于同一水平。

  4.促销.以搭赠,抽奖为主。

  第三部分:建议

  1.鉴于我厂产品相对市场同质产品并不占有成本优势,固继续将绝大多数精力放在低档白酒上只会让销售状况慢慢恶化。应考虑调整产品结构,及时推陈出新,积极向中档白酒市场靠拢,为企业留出更大的利润空间和运作空间,并对此制定出详细长远的营销计划,但也要做好调研,不能盲目开发。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中档白酒市场只是刚刚起步,大有可为。

  2.应该致力于开拓新的营销渠道,并对旧有销售渠道进行改造,如专卖店体系,可以作为产品转型的一个切入点。同时对农村市场应加大重视,充分挖掘其潜力。

  3.坚决不打价格战。

  4.加大促销力度,不断创新促销手段,吸引消费者,拉动产品的动销。

  5.加强客情维护。长治市场,晋城市场的经销商实力很好。问题是他们精力分散,代理的多家产品。应该加强客情维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启发经销商去占去更大的市场份额,有利可图,与我们厂家互利双赢。

  第四部分:总结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有了切身的体会。常言商场如战场,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能在市场上有今天的一席之地确实来之不易,销售部门的同志们功不可没也很不容易!

  我们对销售市场的了解还很肤浅,谈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只能是个参考。抛砖引玉吧!也许我们的一些想法建议对你们的工作思路有所启迪,对今后我厂的销售有所帮助!

白酒调研报告6

  1 中国白酒行业特点和市场特征分析

  1.1 行业特点分析

  白酒是我国世代相传的酒精饮料,发展过程经历了从作坊式操作到工业化生产,从肩挑背扛到半机 械作业,从口授心传、灵活掌握到有文字资料传授。这些都使白酒工业不断得到发展与创新,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一批厂家成为我国酿酒的大型骨干企业,为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应继承和发展这份宝贵的民族特产,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酒文化,使白酒行业发扬光大。 对于我国白酒行业来说,主要有以下特点:

  (1) 我国白酒企业的生产呈现出规模化、工业化、多元化格局,白酒行业逐步走向规模经济效益。 “八五”以前,我国白酒企业规模小,生产较分散,手工作坊多,经过“九五”时期的发展,通过市场竞争的大浪淘沙,部分企业的规模日渐壮大,企业效益逐步提高,规模经济、多元化发展态势明显体现;

  在规模发展的同时,一些资本雄厚、市场销售好的名优白酒企业通过联营、收购、兼并等方式,对外实行资本扩张,进行资产重组;对内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组建了各种形式的白酒企业集团或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全国白酒产量达万吨的白酒企业近70家,其中产量在2万吨以上的白酒企业有30家。2024年,白酒年销售收入前10强白酒企业是四川五粮液、贵州茅台、泸州老窖、湖北稻花香、山西汾酒、江苏洋河、湖北枝江、四川剑南春、江西四特、四川郎酒,这些白酒企业集团都有一个特点,利用主厂的资金、技术、管理、品牌优势,不断拓宽经营领域,逐步向其他领域或高新技术产业渗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 白酒产品的质量水平不断提高,新的品牌不断涌现。

  随着机械化设备的运用,微机勾兑等技术的进入,白酒产品的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白酒中多种成份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和合理的运用。为了适应市场的竞争,白酒企业格外重视品牌的塑造和培养,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开发,实施名牌战略,强化品牌策划。名优酒的数量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新的品牌产品不断出现,并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2024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300种白酒产品进行产品质量抽查结果,白酒产品合格率达95.3%以上。

  (3) 产品结构向低度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减少白酒中酒精含量,已经成为白酒行业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白酒产品中的酒精含量大幅度下降,目前白酒产品的酒精度已经普遍降低了10度以上,60度以上的高度酒已经不多见,50—55度的白酒成为高度酒,40—49度的酒为降度白酒,39度以下的低度白酒已占白酒总产量的40%左右。液态法白酒在白酒销售市场上的份额已超过55%以上,产品也开始向中高档转化;

  随着白酒行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白酒企业开发新产品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不同酒度档次、包装、品牌的白酒极大地丰富了酒类市场“八五”、“九五”计划中提倡的“纯净”型白酒,随着高科技的应用和白酒企业“产、学、研”的结合,“纯净”白酒已经问世,并在市场中受到好评。其极低的甲醇、杂醇油含量适应广大消费者文化、素质提高和卫生、安全、健康消费趋势,与世界烈性酒发展趋势相吻合,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白酒的包装更是呈现多样化,各种瓶形、外包装的精致令消费者眼花缭乱,收藏新、特包装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一种时尚。

  (4) 大型白酒企业集团呈现跨行业发展趋势。

  为了提高效益、回避行业风险,白酒业除了向低度酒、葡萄酒、果露酒方面扩展外,许多大型企业集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始对房产、酒店、金融、印刷、饲料、医药等行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坚持“以酒为基础,综合发展”的经营方针,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2 市场特征分析

  (1) 品牌结构群落化

  目前,中国白酒市场品牌主要分为高、中、低三级,高端白酒市场被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水井坊、剑南春等少数品牌寡头垄断,高端白酒的全国性品牌最为突出,高端白酒市场并非高价白酒市场,其对产品品牌、文化底蕴、产品品质、产品价格有着全面系统的要求;中档白酒市场则表现出地区强势品牌和少量区域外强势品牌共同竞争的格局,但缺乏全国性品牌;低档白酒市场竞争多为地区性品牌参与,区域外品牌较少。

  (2) 产品结构逐渐上移

  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盲目的文化与虚无缥缈的历史,已经不足以让白酒身价倍增,也不足以让逐渐觉醒的消费者信服。 诚实品质与高尚品味,开始被企业认识也被市场认同; 这是一个品质消费的时代,也是一个品味消费时代的序幕。消费者身份的认同感,成为了下一个十年中国白酒产业的启动器。当全国都在加强酒驾处罚力度时,中国白酒的精致消费潮流也已悄然而来,过去讲究酒量的时代,必将被讲究酒品的新时代所取代。所以喝多少不重要,喝多么有品味的酒更重要。这是一个全新时代的消费密码,企业只要抓住了这样的宏观市场潮流,就能够主宰未来市场的潮流,最少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3) 价格升级

  从市场发展来看,中国高端白酒经过了10年的发展,市场年年涨价产品供不应求,而且很多地方的茅台、五粮液你根本买不到珍品,这说明中国高端白酒的上升空间还很大。另外,拿一瓶中国高端白酒与法国葡萄酒来对比,法国波尔多生产的一瓶随便有点品牌的都能卖到2024年酱香经典的茅台习酒已经卖到了4380元/瓶、五粮液邀月堂(30年)售价为3680元/瓶、五粮液荣华富贵售价为2980元/瓶。白酒2024年中国白酒行业运行概况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酒文化的国家,白酒一直在我国酒饮料中居于主导地位。最近几年,白酒在啤酒、葡萄酒、白酒三大酒饮料中的地位上升,增速最快,作为国内独有内需消费品,未来前景良好。

  受我国经济回暖以及社会消费能力不断提升的影响,我国白酒制造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24年1~8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1595.27亿元,同比增长34.09%,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9.12个百分点。

  2024年1~8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686.28亿元,同比增长35.04%,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9.92个百分点。8月末,我国白酒制造业资产总计为2106.69亿元,同比增长25.06%,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6.28个百分点;企业数为1576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69个。

  2024年1~8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227.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61.27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2.2024年同期上升了11.58个百分点。8月末,我国白酒制造业亏损面为9.39%,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41个百分点。

  2024年1~11月,我国累计生产白酒791.63万千升,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6.82%。

  以上数据说明,今年白酒市场整体保持平稳向上的发展趋势。

  2.2 2024年中国白酒行业集中度

  (1) 白酒企业集中度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白酒企业的数量有37000多家,其中大部分为小型企业,全国白酒企业的 平均产量只有近215吨,企业结构很不合理。其产品质量较低,市场占有率不高。随着啤酒、葡萄酒、果酒类产品的发展,白酒的空间进一步缩小,当前的白酒生产能力已经是远远大于消费者的需求,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大部分白酒企业基本上处于微利状态,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白酒企业来说,激烈竞争的结果是企业开工不足、倒闭、破产、转产、被大企业收购、兼并

  科学技术进步提升了白酒产品的质量水平:大型白酒企业依靠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深入开展了科学技术研究。对自己产品的制曲技术、酿造技术、微生物技术、勾兑技术、分析技术、风格特点、健康因子、质量控制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技术规范、质量标准,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信誉,在行业里和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非常鲜明的质量形象,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同时推动了白酒行业产品质量的提高。2024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300种白酒产品进行产品质量抽查结果,白酒产品合格率达95.3%以上。

  随着经济的发展,白酒企业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结构日趋现代化。以国有为主的格局被打破,形成了国有民营、民有民营、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格局。通过并购、重组、强强联合,形成了不少大型企业集团。目前白酒行业的前2024年,业外资本、国外资本看好白酒行业,不断介入,推动了白酒行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白酒的消费税有所降低,给白酒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利好,同时也促使白酒企业向着集团化、多元化、工业化的方向发展。

  (2) 白酒地区集中度分析

  从区域结构来看:据中商情报网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白酒累计产量前5个省(市、区)是四川、山东、河南、辽宁、江苏,累计产量分别为2024年的一项统计可知:

  八大城市中,人们所送白酒礼品中,前十个全国性的名牌白酒占据了43.09%的礼品市场,其地位牢不可破。其中排名前四位的依次是:五粮液占有率为8.79%、泸州老窖为7.14%、茅台为5.38%、剑南春为4.23%。

  2024年白酒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各品牌展示出各种营销手段进行销售,如买一送一、满就减、有买有送等。根据360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茅台、五粮液两大名酒占据75%的市场份额,其余市场份额主要是泸州老窖、水井坊、剑南春等高端酒产品。

  以深圳沃尔玛为例,对其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沃尔玛这样的全球连锁零售巨头卖场内,所销售的白酒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名牌老字号,一些小品牌在这里根本找不到。在卖酒的专柜区域,人头涌动,消费者的选择基本都倾向于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等大品牌,卖场的导购向消费者推荐的也全部为以上几大品牌。

  各大品牌的营销手法不尽相同,如五粮液和茅台的“买一送一”、泸州老窖的降价促销等,短短一小时内,300-500元的茅台和五粮液就被销售出去了100多盒。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消费者在购买白酒时,首选知名的大品牌的比例非常高,这些龙头企业的大品牌占据了白酒大部分的市场。大品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高品质好品味,也是消费者在购买时考虑的因素。

  2.3 2024年中国白酒行业产品结构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回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水平的提升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对白酒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国外洋酒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加剧了白酒制造企业间的竞争。各企业通过各种方法优化产品的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产品结构向着低度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1) 原料价格、人力成本、销售成本等成本费用的上涨,导致中低档白酒的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各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及持续发展力,加大了开发新产品的力度以及制酒工艺技术的改进,推出了一些新型的白酒,如液态法白酒在白酒销售市场上已占有很大的份额,超过55%以上,产品开始向中高档转化;

  (2) 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升、消费观念的改变,也影响了白酒制造企业的产品结构。

  目前.我国白酒分为11种香型,如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以四川泸州老窖为代表的浓香型.以广西桂林三花酒为代表的半香型等,在目前市场上,浓香型占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在60%,清香占12%,酱香占0.43%。近两年.酱香型、清香型的市场份额发展加快.尤其是酱香型的茅台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市场份额(销售收入)已上升到6%左右.说明消费者口味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白酒行业烈性酒的比例日趋合理.酒度在28度至65度不等.60度以上的白酒已经很少见。据统计,目前我国高度白酒占12%.中度白酒占59%.低度白酒占29%。据糖酒快讯市场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市场上较为畅销的白酒品牌以38度和53度两种为主.占据市场约九成份额。目前53度酒仍然是产品的主流,因为白酒市场中领袖品牌以53度为主,因此在一定时期内,53度白酒仍将受到消费者以及各种社交场合的青睐;

  消费者对高品质的就比较喜欢。白酒从酒质上可分为:高档白酒、中档白酒、低档白酒。从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1999—2024年连续组织的白酒产品质量的国家监督情况看.高档酒抽查合格率为100%.中低档酒抽查合格率平均在85%。根据协会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高档白酒销量约占总数的1%,销售收入约占白酒行业总数的15%左右。贵州茅台和五粮液所占市场份额最大.所占的份额为整体高档白酒的75%左右,其次则是国窖,1573和水井坊占高端市场10%左右的份额,剑南春集团东方红高端白酒占高端市场3%一5%左右的份额,而其它一些品牌销量则较小.年销量不超过两百吨。

  以上说明随着白酒产品结构的调整,白酒企业开发新产品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不同酒度、档次、包装、品牌的白酒极大地丰富了酒类市场,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2.4 2024年白酒行业规模与增长率

  随着我国经济回暖以及社会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白酒制造业规模继续扩大。2024年1~8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686.28亿元,同比增长35.04%,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9.92个百分点。8月末,我国白酒制造业资产总计为2106.69亿元,同比增长25.06%,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6.28个百分点;企业数为1576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69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38.2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22%。

  每年的11月份开始,酒类商品就逐渐进入消费旺季。白酒呈现出价格上涨的势头,其实从年初以来,白酒的产量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第一季度我国累计生产白酒2024年同期增长了26.64%,这说明白酒市场需求旺盛。近期全国范围持续不断降温,刺激了居民对白酒的'消费。而临近年底,各种会议、庆典、婚庆等活动陆续而至,也让滑落多时的高档白酒消费得到极大的提升。

  2.5 我国白酒行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酒类市场上各档次品种增多,流通渠道呈多元化格局,产大于销、供大于求,生产厂家之间、经营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竞争手段层出不穷。厂家为满足市场各消费层次需求,开发全系列、全价位产品;为提高市场竞争力,极力模仿竞争厂家产品,使瓶型外观、包装、价位等趋于相同;商家为扩大市场销量、争得市场份额,赚取更多回扣,不顾别的商家利益,低价倾销,相互串货,导致市场状况一片混乱,问题颇多。

  (1) 瓶型、包装设计相互模仿,相互照搬照抄,你有我有全都有。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些白酒生产厂家急功近利,市场流行哪种酒,便刻意模仿哪种酒,除自己的品牌外,其余基本无差别;

  (2) 产品称谓混乱,解释不一,名不符实,以假乱真。随着“流行酒”概念的出现,白酒称谓出现“一窝蜂”,更有甚者,有些企业把称谓做到别的品牌上,达到愚弄消费者之目的,在市场夹层中求得生存;

  (3) 没有名目的降价、促销、大酬宾、大赠送,达不到预期目的。随着白酒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各生产企业为求得市场份额,拢住消费者,纷纷巧立名目大让利、大酬宾。时间长了,消费者也变得理智了,对消费者来讲,盲目的降价、促销,只能意味着价格的虚假、产品质量的下降,根本谈不上如何去吸引消费者,由此带来的效果可想而知,根本不可能达到厂家所期望的目标;

  (4) 商家为争得市场份额,扩大市场销量,相互串货,攀比压价。白酒企业为鼓励商家多销货,扩大市场份额,采取多销多回扣策略,致使商家为谋求厂方高额回报,不择手段,低价倾销,相互串货;厂家销售网络设置的不合理及销售网络的多重性(一地多头代理)、交叉性(普销与专销品种的交叉)也会造成市场产品相互串贷;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就是销售队伍人员的业务素质,有些业务人员不是主动去管理市场,只是帮助代理商如何扩大销量。串货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挫伤了被冲市场代理商的积极性,出现大户吃小户的局面,厂家利润下滑、市场萎缩;

  (5) 商家预付货款,专销品种短期难以成市,形成产品库存转移。商家保证销售厂家一定数量的白酒,先预付厂家一定数额的货款。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商家把酒拉回市场,销售上往往不太尽如人意,或由于商家的实力不足,或投入广告不够,或商家销售网络不健全,不能真正地将其销到消费者手中,形成产品的库存转移;

  (6) 品种换代快、产品周期短,包装物浪费。“一月换一个品种”、“一年喝倒一个牌子”,白酒行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满足消费者,开发能使消费者迅速接受的新产品,无形中老包装物难以消化,造成产品包装的过剩,如何解决老包装物问题是摆在白酒企业面前的一个难题;

  (7) 广告战、包装战、品牌战、实力战,步步升级,如此发展必将导致肉博战、生死战。由于前期白酒生产的高额利润,各地都以兴办一家酒厂来振兴当地经济,致使全国白酒生产量不断攀升,产大于销,供大于求。白酒企业为争得一席之地,不自觉地想新招,出奇招,使市场竞争步步升级。竞争的最终结果,将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无情地将一些企业淘汰出局;

  (8) 商家降价,厂家补亏,应收帐款模糊;

  (9) 商家为厂家策划,业务员为商家卖酒;

  (10)盲目收购、兼并,资产重组无序。白酒企业发展到今天,竞争的根本在于实力的竞争。缘于此,许多白酒企业刮起盲目收购、兼并风,先不管企业有无关联,发展有无互补,拿过来再说,气球式的膨胀企业固定资产,以此作为企业炫耀的资本,作为市场竞争的致胜法宝,这样做的结果并非如人所愿。

  以上简单剖析了酒业存在的十个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企业根据自身实际际积极寻找,避免矛盾冲突,优化产品结构,规范市场行为,克服无序资产重组,力求做到兼并一个,盘活一个,利用一个,达到同创效益之目的。

  3 白酒行业市场分析

  3.1 2024年中国白酒产量分析

  由于经济的回暖及白酒制造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2024年以来,白酒产量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年底白酒消费旺季的到来,各种大型会议、婚宴、年会、春节等都对白酒有着巨大的需求,白酒的货款结算一般是“先款后货”,厂家基本不予赊销,不少名牌白酒往往有很多的预收账款。另外,企业有一个生产周期,经销商不提前告知厂家,到时来不及供货,这就是终端消费和生产季节的“时差”。正是因为经销商为迎接秋季消费高峰到来往往提前备货,白酒厂家才放量生产,以便保证白酒的供应。

  2024年1~9月,我国累计生产白酒610.64万千升,同比增长28.28,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了

  4.78个百分点。而7~9月,白酒产量分别为56.29万千升、61.55万千升、78.82万千升,同比增长分别为6.05%、27.46%、23.12%。

  3.2 2024年中国白酒销售收入分析

  (1) 产品销售收入指标(见下表):

  大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13.13亿元,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9.29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4.58个百分点,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99个百分点;

  中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26.93亿元,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89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8.39个百分点,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25个百分点; 小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46.21亿元,增幅比上年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