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造句


1.吕博彦,你一个堂堂工部尚书的儿子,怎么这么没脸没皮!

2.能官至尚书者屈指可数,因此免去军藉者为数有限。

3.官员待遇很低,正二品的财政部长(户部尚书)年薪大米七百三十二石,发放时还要七折八扣。

4.活动中,他们将游览“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龙川水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氏宗祠和奕世尚书坊等景点,中午还将品尝当地正宗的徽菜美食。

5.奕世尚书坊是为户部尚书胡富和兵部尚书胡宗宪而建。

6.张仙以尚书不用而归真,颠佛以聪明般若而通禅,虽昌黎亦不能下手排之,肆口毁之也。

7.昭王瑕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岁次壬午,铸五剑,名五岳,铭曰:‘镇岳尚书’,古文篆书,长五尺。

8.公司龙头企业汉阳铁厂的创办人为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公司首任*理为清末邮传部尚书盛宣怀。

9.先是,侯览、曹节、王甫等几个阉人和灵帝的乳母以及一些女尚书们胡搞,群宿群奸,**宫闱。

10.乙巳,躬擐甲胄,四面疾攻,一鼓拔之,生擒王琳、王贵显、卢潜及扶风王可硃浑道裕、尚书左丞李騊駼送建康。

11.因为,不管是尚书大人,还是那个皇子贝勒,他无论选择那一方,都会得罪对方,而且这些人力量相差无几,随时可能舍卒保帅。

12.苏某之字,东涂西抹、春蚓秋蛇,焉敢于宋尚书面前班门弄斧?

13.当时,陈泰作为尚书,也去参加这次谒陵。

14.从文献来看,比较集中地记载先秦官制有《尚书》的《周官》篇和《荀子》的《王制》篇,《周官》已经亡佚。

15.乾隆年间,尚书和绅和侍郎纪晓岚在花园饮酒。

16.“朕心自有权衡,无庸该尚书等鳃鳃过虑。

17.二楼除去溥仪祭祀祖先的奉先殿外,还有尚书府办公室和清宴堂。

18.不过今年宝鋆却是格外的忙碌,户部尚书沈桂芬去职,满尚书桂清人品端正是端正,但部务上头,一来能力有限,二来也要兼办内务府的差事,必然的不可能总揽全局。

19.据《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

20.唐朝户籍的编制时间遵循“每一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的规定(《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

21.郭宗熙曾出任溥仪满洲国尚书府第一任大臣。

22.苏氏生有二子一女,其子永瑢过继给允禧为孙,善诗文、丹青;其女和硕和嘉公主下嫁孝贤皇后之弟傅恒的公子、尚书福隆安为妻。

23.漫步水街,参观胡氏宗祠、胡宗宪尚书府、奕世尚书坊等,感受徽派文化与艺术。

24.兵部尚书府内很大,亭台楼榭,勾梁画栋,使人觉着重重叠叠的一个院落挨着一个院落。

25.盖由史迁不见古文尚书,故说乖误。

26.地里位置极佳,离着皇宫也就是十五六里,前边是闹市区,后边是翠华山,可以说是闹中取静,不过严尚书定下了一百二十万两银子不划价,不诚心者不接待。

27.钟繇不负厚望,刻苦用功,长大后被颍川太守阴修举荐为孝廉,做了尚书郎,在宫中任过廷尉及黄门侍郎,成为皇帝身边的侍从官。

28.有一位官阶二品的工部尚书,不惜花重金买回一条马尾裙,倍加宝爱。

29.遵彦即命德林制《让尚书令表》,援笔立成,不加治点。

30.朱由校不禁心中感慨,虽然辽沈之败的这个黑窝让崔景荣背有点冤,毕竟他从宣大总督升为兵部尚书没多久。

31.早在我国西周时期的经典著作《尚书》就提出“罪疑惟轻,功疑为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的主张。

32.龙川村位于绩溪县城东11公里,村内拥有龙川胡氏宗祠、奕世尚书坊,胡宗宪尚书府也坐落在该村的上村与下村之间。

33.卢植字子干,涿郡涿县人,博识有志,任过太守、尚书等职。

34.两位显赫人物相隔60年,都任过“尚书”之职,享“宫保”之衔,故称“奕世尚书”、“奕世宫保”。

35.(《尚书》)“德不称位,能不称官,……不祥莫大焉。

36.帝升御坐,尚书令以下就席位,尚书三公郎以令著录案上,奉以入,就席伏读讫,赐酒一卮。

37.石亨曾荐陈汝言为兵部尚书,不上半年,赃私狼藉,抄没财物于大内庑下者累累。

38.设部以后,以尚书及左右侍郎为主官,监督执行有关部、电、路、航的政令,袁长坤当仁不让地出任邮传部电政负责人。

39.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使君房为尚书令,胜五鹿充宗远甚。

40.魏文帝即位,领著作郎,除安东将军、都官尚书,兼七兵、殿中二曹事。

41.在回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提到“转变发展方式知易行难”时,*理也引用了“知易行难”,该词最早出自《尚书·说命中》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42.淄博周村万家村是明清毕姓两代尚书府第及明朝吏部尚书万安之祖籍,从村中留存至今的明清古建筑中,仍能感受到当时的名门望族景象。

43.李肇曾任尚书左司郎中、翰林学士,唐宪宗元和中为中书舍人。

44.仆于尚书,人地本悬,至于婚宦,不至殊绝。

45.其祖父卫瓘,晋惠帝时位至太保,父亲卫恒,官至尚书郎,是著名书法家。

46.著名文学批评家,著有《中国文学批评》、《中国散文概论》、《春秋三传考证》、《左传通论》、《尚书今语》等多部。

47.据廊坊市永清县居民高女士介绍,位于永清县三小附近的尚书府小区昼夜施工,产生巨大噪音污染,周围居民苦不堪言。

48.再下一代,王以衔大魁天下,中了乾隆六十年状元,官至尚书,其弟王以铻中了当年会元。

49.英宗复僻后,石亨,徐有贞,等封爵赐官,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被杀。

50.通检尚书众曹东昏时诸诤讼失理及主者淹停不时施行者,精加讯辩,依事议奏。

51.而著名学者阎崇年则用出自《尚书》的“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一句庆贺世博和中国元素活动。

52.子仪坚辞尚书令,代宗国葬李光弼。

53.又过了三个月,张方胁逼惠帝到长安,尚书仆射荀藩等人留在洛阳,恢复了羊献容的皇后地位。

54.“江汉朝宗”出自《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意即江汉汇流,朝宗归海,犹如各路诸侯去朝见天子一样。

55.《尚书·五子歌》里的历史故事,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56.王尚书当然指的是王在晋,此人在清修明史中背描绘成了一个十足的窝囊废,完全就是用来衬托孙承宗和袁都督的光辉形象的绿叶。

57.遵义之名始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取义于《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

58.《尚书》中第一次记载了“天圆地方”的概念。

59.傅恒为满族镶黄旗人,为沙济地方富察氏,曾祖父哈什屯为内大臣;祖父米思翰为户部尚书;父亲李荣保为察哈尔总管。

60.陈重与雷义两人同时官拜尚书郎,雷义因为代人受罪,被免职。

61.十月,借工部尚书充贺正使,与馆伴宾射,一发破的,众惊异之。

62.孙鑨系明吏部尚书,原先墓前石人石马俱全,后此处已改办乡镇企业,面目搞得全非,如今尚一具石翁仲。

63.(明吏部尚书陆光祖语)此后徐氏子孙累世业儒,文风日振,而樟木日渐寝枯,晚宋有名士去其旁木,改名章林,取“文章如林茂盛”。

64.其中观象台的发现,印证了《尚书·尧典》所记载的尧“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历史功绩。

65.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屋壁中又发现了用古籀文书写的古文《尚书》十六篇,此十六篇晋永嘉之乱后亡佚。

66.字时泰,明代松滋人,官至兵部尚书。

67.其曾祖父哈什屯,为内大臣;祖父米思翰,为户部尚书;父亲李荣保,为察哈尔总管。

68.不敢,下官宣帅幕府赞画,兵部尚书左司郎中萧……那个言,见过贵人!却不知贵人官讳上下如何称呼?

69.《尚书·洪范》说周武王问政于箕子,箕子建议他除了“谋及卿士”、“谋及卜筮”外,还要“谋及庶人”。

70.唐贞观十六年,改名遵义,名称取自《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

71.张荣华的大哥在家谱中记述“满族人丁不旺,以尚书里250余户族人而言,有85%是绝户,其次就是单根独苗[造 句 网]。

72.载振自在内廷当差以来,素称谨慎,朝廷以其才识稳练,特简商部尚书,并补御前大臣。

73.奕劻70大寿,庆王府大开祝典,全国各省督抚以及京城的尚书侍郎等纷纷备上厚礼,送礼的车马把地安门外大街塞了个满满当当。

74.到清时,大学士赞理机务,表率百僚,但兼殿内及六部尚书衔。

75.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政归台阁(即尚书台),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76.哪知找到张青云后,他却不肯相认,王怜娟举目无亲,在客栈生下孩子后,含恨而死,适逢蒋尚书巡视江南,得知详情,力斩张青云。

77.本报讯日前,明代著名三尚书之一的惠州人叶梦熊墓在惠州西湖边被重新寻出,惠州市有关部门在制定西湖规划中,已有了修复叶梦熊墓的具体规划。

78.顺治帝查明事情真相,即命大学士宁完我、尚书陈之遴诘问李三,把他和李天风依法处刑,并一举将其余党连同马商潘文学、李运长一伙人处以斩刑枭首。

79.又徙吏部尚书卢毓为仆射,即令何晏代任,进邓扬丁谧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李胜为河南尹,拔茅连茹,交相庆贺。

80.化及僭帝号,以矩为尚书右仆射,加光禄大夫,封蔡国公,为河北道宣抚大使。

81.但事实上李靖确实是一位出将入相的人才,但这老狐狸太狡猾,他深深地懂得功高震主,物极必返的道理,所以他在任尚书仆射期间,史书上说他:恂恂似不能言。

82.迁尚书左仆射,未拜;会护军崔慧景自京口奉江夏王内向,莹拒慧景于湖头。

83.《晋书·周传》中记载了当时任尚书左仆射的周“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子”的故事。

84.上其夜与尚书仆射徐湛之屏人语,至旦烛犹未灭,门阶户席并无侍卫。

85.……尚书仆射代国公靖,器识恢宏,风度冲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运始,效绩边隅,南定荆扬,北清沙塞,皇威远畅,功业有成。

86.朗府是刑部尚书,朗天骥的府邸。

87.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时任刑部侍郎,主张建立新式监狱,并与时任法部尚书的戴鸿慈就监狱改良、建设新式监狱进行了多次讨论。

88.顺治十二年,加太子太保,摄刑部尚书事,后因事被夺官削职。

89.这魏广微当了大学士后,应当说是吏部尚书的上司,他以子侄辈的礼数三次登门拜访,赵南星闭门不纳,而且对人说“见泉(魏允贞的字)无子”。

90.时傅嘏为尚书仆射,常献策谋,终于大破叛军。

91.加之尚书令尹勋被杀,尚书台形同虚设,朝廷政务已经完全由宦官操纵,一时间,诸宦官及阿附者弹冠相庆,而士大夫们莫不丧气。

92.齐仆射崔季舒、黄门侍郎郭遵、尚书右丞封孝琰以极言蒙难,季舒子刚、遵子云、孝琰子君遵并及淫刑,宜免内侍,褒叙以官。

93.尚书仆射唐林争之,上以林朋党比周,左迁敦煌鱼泽障候。

94.莱山区莱山乡车家疃村有个人,和尚书府沾点亲戚。

95.灵帝即位,为太傅、录尚书事,与大将军窦武共同谋划翦除宦官,事败而死。

96.宏先又遣伪尚书卢阳乌、华州刺史韦灵智攻赭阳城,北襄城太守成公期拒守。

97.诸葛怡离开后,便联系了几名三千军将士,整天在渤泥国宰相,尚书等许多柱国大臣府附近转悠。

98.没过多久,蒋琬又升了官,任大将军,兼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99.在历史上,韦贵妃的第一任丈夫是隋代大将军、户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

100.但当年九月,刚当了两个月皇帝的刘粲,即让掌管兵权的大将军、录尚书事靳准杀掉了。


※ "尚书"造句稿文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