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酌淮河水
[宋代]:戴复古
有客游濠梁,频酌淮河水。
东南水多咸,不如此水美。
春风吹绿波,郁郁中原气。
莫向北岸汲,中有英雄泪。
有客遊濠梁,頻酌淮河水。
東南水多鹹,不如此水美。
春風吹綠波,郁郁中原氣。
莫向北岸汲,中有英雄淚。
“频酌淮河水”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个来到濠州游历的客人,频频不断地畅饮淮河水。
据说江南的水多半带咸味,不如这里的水来得鲜又美。
春风吹皱绿波,使人感到一股中原特有旺盛的气息。
请你不要舀取北岸的江水,那里边藏着多少英雄的眼泪。
注释
淮河:位于中国东部,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宋金对峙的界河。
濠(háo)梁:即濠州,今安徽凤阳县。
郁郁:浓厚的香气,旺盛的气息。
汲(jí):打水。
英雄:指当时在淮北继续对金抗战的人民群众。
“频酌淮河水”鉴赏
赏析
此诗借对淮水的赞美来反衬作者对淮北沦陷地区恋念的感情,最后两句更写出作者对于当时活跃在淮河北岸的抗金军民的深切怀念,抒情细腻而深刻。全诗即景抒情,离意深沉,含蓄蕴藉,寄托了诗人的惆怅、悲愤和无限感慨。
首联写客人游濠梁时的反常举动。濠梁在皖豫交界一带地方的淮河流域。游客到了此地,就像游子回到故乡;频频不断地畅饮淮河水,对此水表现了无限的深情。
颔联写频酌的原因。当时南宋国都在临安,地处国家东南沿海地区,海水是咸的,不少井水也带咸味,这是实写,诗中的“多咸”,其内涵决不仅如此。南宋的最高统治者,他们对金人妥协退让,纳币称臣,以求编安一隅,过其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多少有爱国思想的有识之士,对他们都极为痛恨和憎恶,以至对他们所盘据的美丽的西子湖畔也反感起来。连饮水也觉得味道不好。
颈联则又进一步写出淮河水为什么会那样美。春风吹拂,绿波荡漾,这是从视觉上写淮河的美,更重要的是从淮河水里体味出了浓厚的中原民族精神。看到淮河水,就像看到了中原的大好河山;饮了淮河水,就像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尾联以告戒语气出之,写得极为沉痛。淮河作为界河,中流以北,便属于金国掌管。多少爱国的志士仁人,抗击金兵的英雄豪杰,他们为祖国被践踏,被分割而啼血落泪,东流的淮河水,里边搀入了许多中原父老的珠泪,完全不忍心汲取饮入腹中。
创作背景
南宋时期,流经中国腹地的淮河,成了宋金对峙的界河,此诗就是作者游历淮河时写下的,其中充溢着忧国伤时之情,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宋代·戴复古的简介

戴复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
► 戴复古的诗(6篇)〕
唐代: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临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寒江近戶漫流聲,竹影臨窗亂月明。
歸夢不知湖水闊,夜來還到洛陽城。
魏晋:
陈克
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
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愁脈脈,目斷江南江北。煙樹重重芳信隔,小樓山幾尺。
細草孤雲斜日,一向弄晴天色。簾外落花飛不得,東風無氣力。
宋代:
晏几道
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后归。
意欲梦佳期。梦里关山路不知。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还是凉生玉枕时。
新月又如眉。長笛誰教月下吹。樓倚暮雲初見雁,南飛。漫道行人雁後歸。
意欲夢佳期。夢裡關山路不知。卻待短書來破恨,應遲。還是涼生玉枕時。
唐代:
皇甫冉
秋夜深深北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秋夜深深北送君,陰蟲切切不堪聞。
歸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蘇是白雲。
清代: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清代:
姚鼐
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余邀左世琅一青,张若兆应宿,同入北山,观乎双溪。一青之弟仲孚,与邀而疾作,不果来。一青又先返。余与应宿宿张太傅文端公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盖龙溪水西北来,将入两崖之口,又受椒园之水,故其会曰双溪。松堤内绕,碧岩外交,势若重环。处于环中,以四望烟雨之所合散,树石之所拥露,其状万变。夜共一镫,凭几默听,众响皆入,人意萧然。
当文端遭遇仁皇帝,登为辅相,一旦退老,御书“双溪”以赐,归悬之于此楣,优游自适于此者数年乃薨,天下谓之盛事。而余以不肖,不堪世用,亟去,蚤匿于岩窭,从故人于风雨之夕,远思文瑞之风,邈不可及。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与昔文端之所娱于山水间者,其尚有同乎耶,其无有同乎耶?
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餘邀左世琅一青,張若兆應宿,同入北山,觀乎雙溪。一青之弟仲孚,與邀而疾作,不果來。一青又先返。餘與應宿宿張太傅文端公墓舍,大雨溪漲,留之累日,蓋龍溪水西北來,将入兩崖之口,又受椒園之水,故其會曰雙溪。松堤内繞,碧岩外交,勢若重環。處于環中,以四望煙雨之所合散,樹石之所擁露,其狀萬變。夜共一镫,憑幾默聽,衆響皆入,人意蕭然。
當文端遭遇仁皇帝,登為輔相,一旦退老,禦書“雙溪”以賜,歸懸之于此楣,優遊自适于此者數年乃薨,天下謂之盛事。而餘以不肖,不堪世用,亟去,蚤匿于岩窭,從故人于風雨之夕,遠思文瑞之風,邈不可及。而又未知餘今者之所自得,與昔文端之所娛于山水間者,其尚有同乎耶,其無有同乎耶?
唐代:
元稹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休遣玲珑唱我詩,我詩多是别君詞。
明朝又向江頭别,月落潮平是去時。
唐代:
刘驾
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
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
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
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
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
賈客燈下起,猶言發已遲。
高山有疾路,暗行終不疑。
寇盜伏其路,猛獸來相追。
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揚州有大宅,白骨無地歸。
少婦當此日,對鏡弄花枝。
明代:
李商隐
萧萧风雨满关河,酒尽西楼听雁过。
莫怪行人头尽白,异乡秋色不胜多。
蕭蕭風雨滿關河,酒盡西樓聽雁過。
莫怪行人頭盡白,異鄉秋色不勝多。
明代:
钱晔
江渚风高酒乍醒,川途渺渺正扬舲。
浪花作雨汀烟湿,沙鸟迎人水气腥。
三国旧愁春草碧,六朝遗恨晚山青。
不须倚棹吹长笛,恐有蛟龙潜出听。
江渚風高酒乍醒,川途渺渺正揚舲。
浪花作雨汀煙濕,沙鳥迎人水氣腥。
三國舊愁春草碧,六朝遺恨晚山青。
不須倚棹吹長笛,恐有蛟龍潛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