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wú dào dōng yǐ吾道东矣 | 道:主张。自己的学术主张得人继承和推广。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玄传》:“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
wèn dào yú máng问道于盲 | 盲:瞎子。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 唐 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
dào xī shuō dōng道西说东 | 谓乱加谈论。 | 《敦煌变文集·茶酒论》:“阿你两个,何用匆匆?阿谁许你,各拟论功!言词相毁,道西说东。” |
qí dào wáng yáo其道亡繇 | 亦作“其道无由”。找不到门径;无法办到。 | 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亡繇也。” |
lǎo pí dāng dào老罴当道 | 比喻猛将镇守要塞。 | 《北史·王罴传》:“罴除华州剌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 |
bēi shēng zài dào悲声载道 | 指哀伤呼叫之声充满道路。形容苦难深重。 | 太平天国 洪秀全《誓师檄文》:“妇叹童呼,悲声载道;酷刑厚敛,怨气冲天。” |
dào gǔ jī jīn,yán yuǎn hé jìn道古稽今,言远合近 | 道:讲;稽:考核;合:契合。谈论古时的事要结合今天的实际,说远处的事要结合眼前的事。 | 汉·桓宽《盐铁论·论灾》:“夫道古者稽之今,言远者合之近。” |
dào jìn tú dān道尽途殚 | 同“道尽涂穷”。 |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私意自试,必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若道尽涂穷,则已耳。”《晋书·嵇康传》作“道尽途殚”。 |
chuí tì ér dào垂涕而道 | 涕:眼泪,鼻涕;道:讲。流着眼泪说话。形容十分沉痛地恳切陈词。 |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二章:“他们垂涕而道,能这样安有不愿之理?” |
xié mó guài dào邪魔怪道 | 犹言邪魔歪道。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8回:“你看《禹贡》上面,何尝有一点这种邪魔怪道的话,他却实实在在把水治平了。” |
shǒu dào ān pín守道安贫 | 坚守正道,安于贫穷。旧时用来颂扬贫困而有节操的士大夫。 | 《旧唐书·王及善等人传赞》:“守道安贫,坏远当仁。” |
lóng jiē hè dào笼街喝道 | 喝道:古时官员出行差役叫行人让道。表示仪仗的威风。 | 《旧唐书·温造传》:“臣闻元和长庆中,中丞行李不过半坊,今乃远至两坊,谓之笼街喝道。” |
tiān dào wú sī天道无私 | 天道:天理。指上天公正,不偏袒亲旧。 | 宋·王禹偁《谢历日表》:“臣闻天道无私,所以运行寒暑;圣人有作,所以恭授民时。” |
dào tīng ěr shí道听耳食 | 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盲目轻信。 | 清·叶燮《原诗·外篇下》:“村学究道听耳食,窃一言以诧新奇,此等之论是也。” |
bù zú wéi dào不足为道 | 足:值得;道:说。不值得一说。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此女棋本下劣,枉得其名,不足为道。” |
kuáng bèi wú dào狂悖无道 | 狂悖:狂妄背理。狂妄猖獗,蛮不讲理。 | 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志中》:“汉大臣征贺为嗣,即位,狂悖无道。” |
sì zhì bā dào四至八道 | 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 |
dào jìn xiāng shǔ道殣相属 | 见“道殣相望”。 |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时遭饥岁,疾疫流行,医疗无功,道殣相属。” |
yī zǐ wù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一子悟道,九族升天 | 九族:本人的父、祖父、曾祖、高祖和子、孙、曾孙、重孙。一个孩子领悟天道,整个家族都能升到天堂去。 | 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常言道:‘一子悟道,九族升天’,不要错过了。” |
yōng huì qīng dào拥彗清道 | 拥:拿;彗:扫帚。拿着扫帚清扫道路。指对来客非常尊敬。 | 晋·郭璞《尔雅序》:“辄复拥彗清道,企望尘躅者,以将来君子为亦有涉乎此也。” |
huái dào mí bāng怀道迷邦 | 犹言怀宝迷邦。 | 《晋书·董京传》:“楚乃贻之书,劝以今尧舜之世,胡为怀道迷邦。” |
cán cóng niǎo dào蚕丛鸟道 | 指险绝的山路。 | 清 戴名世《纪红苗事》:“开其蚕丛鸟道,通其百工技艺。” |
zhí dào shì rén直道事人 | 事:侍奉,服侍。正直无私地对待别人。 | 《隋书·冯慈明传》:“慈明直道事人,有死而已。不义之言,非所敢对。” |
rèn zhòng dào yōu任重道悠 | 见“任重道远”。 | 《后汉书·皇后纪序》:“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
niǎo dào yáng cháng鸟道羊肠 | 狭险典折的山路。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睡龙溥禅师法嗣》:“世人休说行路难,鸟道羊肠咫尺间。” |
chuán dào qióng jīng传道穷经 | 传:传授;道:孔孟之道;穷:尽;经:儒家经典。传授道理,穷尽经典。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这些中进士、做翰林的,和他说道传道穷经,他便说迂而不当。” |
zhù shè dào bàng筑舍道傍 | 傍:通“旁”。在路旁盖房子,同路人讨论事情。比喻人多口杂,办不成事。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七年》:“此所谓筑舍道傍,无时可成。” |
nì tiān wú dào逆天无道 | 逆:违反;道:道义。违反天理,毫无道义。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董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谢天下,安肯与逆贼结亲耶!” |
chái láng héng dào豺狼横道 | 横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 | 《汉书 孙宝传》:“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
lǎo xióng dāng dào老熊当道 | 当道:把路挡住。比喻猛将镇守要塞。 | 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八首》之五:“老熊当道踞津门,一旅师如万骑屯。” |
néng shuō guàn dào能说惯道 | 形容人口才好,很会讲话。 | 明 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三折:“但熟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
jiǎ dào miè guó假道灭虢 | 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 《左传 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
tài qiū dào guǎng太丘道广 | 太丘:东汉陈寔,曾为太丘长,世称陈太丘。指交游甚广。 | 《后汉书·许劭传》:“太丘道广,广则难周。” |
shén dào shè jiào神道设教 | 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后指关于鬼神祸福之说。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 | 《易·观》:“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
zuò shě dào páng作舍道旁 | 比喻众说纷纭,事情难成。 | 《幼学琼林 卷三 人事类》:“作舍道旁,议论多而难成。” |
hé zú dào zāi何足道哉 | 足:值得。哪里值得谈起呢?表示不值一提,带有轻蔑之意。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语·杜牡之》:“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之也,诗贵夫如此。若使人一览而意尽,亦何足道哉。” |
è piǎo zài dào饿殍载道 | 饿殍:饿死的人;载道:满路都是。形容到处都是饿死的人。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85回:“道德沦丧,法度凌夷,匪党纵横,饿殍载道。” |
dào bù duō yí道不掇遗 | 同“道不拾遗”。 | 《新唐书·东夷传·高丽》:“降、败、杀人及剽动者斩,盗者十倍取偿,杀牛马者没为奴婢,故道不掇遗。” |
wèn shí dào bǎi问十道百 | 犹言问一答十。 |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只是口嘴快些,凡向人前,说成篇,道成溜,问一答十,问十道百。” |
dào mào àn rán道貌岸然 |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严肃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于讽刺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也作“岸然道貌”。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成仙》:“道貌岸然。” |
hú shuō bái dào胡说白道 | 犹言胡说八道。 | 《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单管只胡说白道的。” |
chēng xiōng dào dì称兄道弟 | 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见了同事周老爷一班人,格外显得殷勤,称兄道弟,好不热闹。” |
bù kě shèng dào不可胜道 | 无法尽说。极言其多。 | 《史记 太史公自序》:“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 |
huāng yín wú dào荒淫无道 | 荒淫:淫乱无度,贪恋酒色。无道:不讲或不行道义。多指君主生活糜烂,重用奸佞,残害忠良,奴役百姓。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九回:“今主上荒淫无道,亵近娼优,听信谗言,闭塞贤路:其罪甚于汉之昌邑,不能主天下。吾谨按伊尹、霍光之法,别立新君,以保社稷,以安天下,如何?” |
chái láng dāng dào豺狼当道 | 豺、狼:两种凶残的野兽;当:正当;当道:横在路中间挡路。豺狼两种凶残的野兽横在道路中间。比喻残暴的人掌权得势或违法横行;也作“虎狼当路”。 | 汉 荀悦《汉纪 平帝纪》:“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
rì mù dào yuǎn日暮道远 | 同“日暮途远”。 | 战国·卫·吴起《吴子·治兵》:“日暮道远,必数上下;宁劳于人,慎无劳马。” |
wén yǐ zài dào文以载道 | 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 宋 周敦颐《通书 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
dào yuǎn zhī jì,shì wěi zhī xián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 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 三国·魏·曹植《矫志》“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
shuō bái dào hēi说白道黑 | 见“说白道绿”。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8回:“小肉儿,还恁说白道黑,他一个佛家之子,你也消受不得他这个问讯。” |
miào yán yào dào妙言要道 | 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宫室之疾,食色之害,宜听妙言要道,以疏神导体。” |
dào yuǎn zhī jì道远知骥 | 路远才知道马的好坏。 | 三国·魏·曹操《矫志》:“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
dào tīng tú shuō道听涂说 | 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 《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
yán yǔ dào duàn言语道断 | 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 《缨珞经》:“言语道断,心行所灭。” |
pú pú dào tú仆仆道途 | 奔走于道路。形容途中劳顿。 | 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如客店必照例造报月一陈核,则仆仆道途,不胜其苦矣。” |
xiā shuō bā dào瞎说八道 | 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指乱编瞎说。 | 丁玲《水》:“大福,你这小子懂什么!菩萨又看不见,你尽瞎说八道……” |
dào bàng kǔ lǐ道傍苦李 | 同“道边苦李”。 | 唐·许浑《和淮南王相公与宾僚同游瓜洲别业,题旧书斋》诗 :“道傍苦李犹垂实,城外甘棠已布阴。” |
shuō duǎn dào cháng说短道长 | 同“说长道短”。 | 汉·崔瑗《座佑铭》:“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
cháng ān dào shàng长安道上 | 长安:古都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北。旧喻名利场所。 | 五代·无名氏《贺圣朝》词:“长安道上行客,依旧利深名切。” |
dào wú shí yí道无拾遗 | 同“道不拾遗”。 | 《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商贾重宝,单车露宿,牛马放牧,道无拾遗。” |
lè dào wàng jī乐道忘饥 | 谓醉心于圣道。 | 《晋书·乐志》:“与君周旋,乐道忘饥。我心虚静,我志沾濡。” |
páng mén zuǒ dào旁门左道 | 左:不正;门:派别;道:路。喻指思想体系。泛指不正派不正经的东西。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他骂吾教是左道旁门,不分披毛带角的人,湿生卵化之辈,皆可同群共处。” |
miǎo bù zú dào渺不足道 | 非常微小,不值得一提。 | 沙汀《老烟的故事》:“对于一个生活在空隙当中的人,却又是多么的渺不足道呵!” |
wèi zú wéi dào未足为道 | 足:值得。不值得一提。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长髭旷禅师法嗣》:“若与他作对,即是心境两法能所双行,便有种种见解,亦是狂慧,未足为道。” |
yáng guān dà dào阳关大道 | 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市南。原指经过阳关通往西域的官道。后泛指通过便利交通大道和光明的道路。也比喻好的出路、办法。 | 唐 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诗:“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
hú zhōu luàn dào胡诌乱道 | 胡诌,随意胡说。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一回:“虽懂得几句诗词也是胡诌乱道的。就是好了,也不过是风云月露,与一生的正事毫无关涉。” |
dé jūn xíng dào得君行道 | 得君:臣子获得君主的信任;行:实行。有才学的人能得到贤明君主信任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 朱自清《论不满现状》:“真能得君行道,当然要多多少少改变那自己不满别人也不满的现状。” |
gǔ dào rè cháng古道热肠 | 指待人真诚、热情。 | 清 邹弢《三借庐笔谈 余成之》:“同邑余成之,杨蓉裳先生宅相也,古道热肠,颇有任侠气。” |
shuō xián dào dàn说咸道淡 | 说别人闲话。 | |
xié mén wāi dào邪门歪道 | 指不正当的门路;手段或不正经的事情。 | 《药师经》:“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 |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 栈道,是指在悬崖峭壁的险要地方凿孔支架,铺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军、运输粮草辎重,也可供马帮商旅通行。陈仓,是古代县名(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是汉中通向关中的咽喉要道。本义是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 元 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
dǎ dào huí fǔ打道回府 | 指回家。 |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2章:“将大卸几块的枪炮埋在筐下,上面盖上蓑衣,兴高采烈地打道回府。” |
yí fēng gǔ dào遗风古道 | 前代留传下来的淳厚古朴的风尚。 | 清 元祚《从安节宓草昆仲乞写鹤舟图》诗:“水田茆屋莫愁村,别有遗风古道存。” |
jiā dào xiāo fá家道消乏 | 家道:家境,家庭经济情况。消乏:贫困,空乏。家境贫寒,经济空乏。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那韩文子虽是满腹文章,却当不过家道消乏,在人家处馆,勉强糊口。” |
gè xíng qí dào各行其道 | 各自按照自己的轨迹行走或按认为对的去做。 | 王朔《动物凶猛》:“当我们纷纷走向了社会,在人生旅途上各行其道,殊途不同归。” |
zuǒ dào páng mén左道旁门 | 非正统的学术或宗教派别术。比喻不正派的东西、途径。左、旁:邪;不正;道、门:学术、宗教的体系或派别。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他骂吾教是左道傍门。” |
dào biān kǔ lǐ道边苦李 | 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
kāi luó hè dào开锣喝道 | 古代官吏出行时,衙役在前面敲锣,吆喝行人回避。比喻替人张扬炫耀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每逢出门,定要开锣喝道,叫人家认得他是官。” |
gōng dào hé lǐ公道合理 | 见“公平合理”。 | 西戎《纠纷》:“工要评的公道合理,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 |
shī hǔ dāng dào狮虎当道 | 危险的阻障,指作为不采取行动的借口而捏造的或夸大了的危险。 | |
zhù shì dào móu筑室道谋 | 自己造房子;却跟过路的人商量。比喻作事没有主见。道:道路;谋:咨询;商量。 | 《诗经 小雅 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
hú yán luàn dào胡言乱道 | 胡言乱语。 |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俺孩儿听了他胡言乱道巧差排,便待离家乡做些买卖。” |
chēng gū dào guǎ称孤道寡 | 孤、寡:古代皇帝自称。自封为王。比喻狂妄地以最高统治者自居。 | 《宣和遗事》前集:“天子道:‘咱八辈儿称孤道寡。’” |
yáng cháng niǎo dào羊肠鸟道 | 形容山路狭窄,曲折而险峻。 | 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
dào páng kǔ lǐ道旁苦李 | 比喻不被重视的人。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
wò láng dāng dào卧狼当道 | 当道:在路当中。路上躺着恶狼。形容前途凶险。 | 清·筱波山人《爱国魂·国忧》:“那任他卧狼当道,暴虎逼人,扫尽江河影。” |
dào cún mù jī道存目击 | 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人们只需一接触便能感受得到。 | 庄周《庄子 田子方》:“子路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见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
lí jīng pàn dào离经畔道 | ①谓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②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 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诸吟咏。”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七回:“子真不待教而诛之人也!吾房中师弟授受,绍闻知之统,继精一之传,岂可以容离经畔道之人哉!” |
dào sān bù zháo liǎng道三不着两 | 道:说话;着:接触到。说话三句有两句说不到地方。形容说话不着边际。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苏王文<桂枝香>》:“道三不着两,四下乱倡扬,取得经来唐三藏,再莫管他人瓦上霜。” |
bīng xíng guǐ dào兵行诡道 | 兵:用兵;行:使用;诡:欺诈;道:方法。用兵可以运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 | 先秦 孙武《孙子 计》:“兵者,诡道也。” |
dào cháng zhēng duǎn道长争短 | 见“道长论短”。 | 林如稷《将过去》:“你近来怎么这样瘦,精神也像不好:意志消沉,从前爱闹爱道长争短,现在只是死呆呆不爱说话?” |
qí dào wú yóu其道无由 | 见“其道亡繇”。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劝使为善,诫使勿恶,其道无由。” |
lè dào ān pín乐道安贫 | 道:信念;乐道:以守道为乐;安贫:安于贫困。处在贫困的境地中,仍以守道作乐趣。 | 《晋书·儒林传论》:“……文博之漱流枕石,铲迹销声;宣子方乐道安贫,弘风阐教:斯并通儒之高尚也。” |
néng shuō huì dào能说会道 |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 元 无名氏《渔樵闲话》:“但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
yī yǔ dào pò一语道破 | 一句话就说穿(语:话;道:说)。比喻话说到了本质上或击中要害。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但这位姑娘,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此刻要一语道破,必弄到满盘皆空。” |
kǒu bēi zài dào口碑载道 | 口碑:众口称颂就像文字刻在石碑上;载:充满。群众的称颂一路上都能听得到。形容到处受人称赞。 | 明 张煌言《甲辰九月狱中感怀三首(其一)》:“口碑载道是还非,谁识蹉跎心事违?” |
fǎn qí dào ér xíng zhī反其道而行之 | 反;相反;其:他的;道:方法;办法;行:做;之:它;指事情。采取同对方相反的方法行事。 | 清·吴趼人《痛史》第14回:“只是宗兄劝你去做教习,你却去做学生,未免反其道而行之了!” |
bù jìn dào lǐ不近道理 | 不近人情,不讲道理。 | 《古今小说 史弘肇龙虎君臣会》:“王保正,您好不近道理!偌大一只狗子,怎地只把三百钱出来?须亏我。” |
yī zǐ wù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 犹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 元 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你自不知,你不是个做官的,天生下这等道貌,是个神仙中人。常言道:‘一子悟道,九族生天’,不要错过了。” |
lè dào yí róng乐道遗荣 | 乐守圣贤之道而抛弃荣华富贵。 | 唐·刘知畿《史通·品藻》:“盖以二子虽乐道遗荣,安贫守志,而拘忌名教,未免流俗也。” |
è piǎo zǎi dào饿莩载道 | 莩:饿死的人。载道:满路。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亦作“饿殍载道”、“饿殍满道”。 | 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迨父殁未几,适当明季,蝗旱不登,饿莩载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