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zhǐ sāng shuō huái指桑说槐 | 见“指桑骂槐”。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众丫头媳妇无不言三语四,指桑说槐,暗相讥刺。” |
dài wéi shuō xiàng代为说项 | 替别人说好话。 |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项斯》:“几度见诗诗尽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
shuō dà huà说大话 | 夸口说话或言过其实地说话 | 清·翟灏《通俗编·言笑》:“《传灯录》云门偃曰:‘忽一日眼光落地,无汝掠虚说大话处。’” |
bù róng fēn shuō不容分说 | 容:允许。指不允许分辩陈说。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9回:“那罗刹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上十数下。” |
hǎo shuō dǎi shuō好说歹说 | 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 |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回:“掌柜的便同他们好说歹说,说我们都是乡邻,你们也犯不着来害我。” |
féng rén shuō xiàng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唐 李绰《尚书故实》:“杨祭酒敬之爱才,公心尝知江表之士项斯。赠诗曰:‘处处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
èr huà bù shuō二话不说 | 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 老舍《四世同堂》九八:“‘日本鬼子完蛋了,投降了,’方六低声回答。丁约翰象在教堂里说‘阿门’那样,把眼睛闭了一闭。二话不说,回头就跑。” |
xiǎo yán xiǎo shuō謏言謏说 | 謏:小。指不值得重视的言论或指流言蜚语。 | 清·吴骞《拜经楼诗话》:“下至謏言謏说,巷议街谈,苟足以资记注而广多闻,要未必为三长之士所尽斥。” |
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wèi kě quán pāo yī piàn xīn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孙富叫家童算还了酒钱,与公子携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
jiā zhì rén shuō家至人说 | 传到每一家,人人都知道。 | 《汉书 匡衡传》:“臣闻教化之流之流,非家至而人说之也。” |
shuō qiān dào wàn说千道万 | 道:说。指各种各样的说法。后用来形容话说的很多。亦作“说一千道一万”。 |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我不管别人说千道万,大主意我自己拿,哪怕只活一天,这一天,是我的。” |
hé yán shuō sè和颜说色 | 见“和颜悦色”。 | 《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刘宝楠正义引汉·郑玄注:“言和颜说色为难也。” |
zì yuán qí shuō自圆其说 | 自己把论点表达得圆满、周全。形容不露破绽。圆:使圆满;说:观点;论点。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踌躇了半天,只得仰承宪意,自圆其说道:‘职道的话原是一时愚昧之谈,作不得准的。’” |
huà cháng shuō duǎn话长说短 | 评论他人的好坏是非。 | 清·张南庄《何典》第五回:“起初还恐怕雌鬼要话长说短,遮遮掩掩的瞒着他。” |
hú shuō luàn dào胡说乱道 | 乱编瞎说,胡说八道。 | 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四折:“我待不言语来,忍不得你这般胡说乱道。” |
guǎn kuī zhī shuō管窥之说 | 管窥:从管中看物。比喻见解局限、偏颇、肤浅。 | 鲁迅《集外集·<穷人>小引》:“陀思妥夫斯基的人和他的作品,本是一时研究不尽的,统论全般,决非我的能力所及,所以这只好算作管窥之说。” |
jiā jiàn hù shuō家见户说 | 每家每户都知道。 | 《后汉书·赵典传》:“天下不可家见而户说也。” |
zhān yán qǔ shuō詹言曲说 | 烦琐、片面的言论。 | 清·徐芳《〈书影〉序》:“其他詹言曲说戋戋琐琐,又无讥焉。” |
tán tiān shuō dì谭天说地 | 指所谈的内容极为广泛。形容谈论者知识广博。 |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见那先生学问平常,故意谭天说地,讲论古今,惊得先生一字俱无。” |
shuō xián dào dàn说咸道淡 | 说别人闲话。 | |
yì duān xié shuō异端邪说 | 邪说:有害的学说。异端:不符合正统的思想或理论。与正统的思想不相容的主观或学说。 | 宋 赵与时《宾退录》第二卷:“异端邪说日交驰,圣哲攻之心费辞。” |
zhì zú yǐ shì fēi,biàn zú yǐ xíng shuì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 | 智:智谋,指巧诈,诡辩。巧诈足够拒绝别人的规劝,言辞足够掩饰自己的过失。 | 汉·刘向《说苑·臣术》:“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反言易辞而成文章,内离骨肉之亲,外妒乱朝廷,如此者谗臣也。” |
mén dào hù shuō门到户说 | 到各家各户宣传解说。 | 《孝经 广至德》:“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汉 郑玄注:“言教非门到户至而日见而语之也。” |
xiàn shēn shuō fǎ现身说法 | 本佛教用语;指佛能依附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显现出种种身形来讲解佛法。后比喻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释迦牟尼佛》:“亦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 |
kōng kǒu shuō bái huà空口说白话 | 形容只是口头说说而没有事实证明或实际行动。 | 《旧唐书 宪宗本纪》:“凡好事口说则易,躬行则难。卿等既言之,须行之,勿空口说。” |
kuáng gǔ zhī shuō狂瞽之说 | 狂:轻狂;瞽:盲目。愚妄无知的言论。 | 《南史·虞寄传》:“使得尽狂瞽之说,披肝胆之诚。” |
shuō tiáo niàn kuǎn说条念款 | 指做出多项承诺,多项保证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5回:“你家汉子说条念款说将来,我趁将你家来了?这也不难的勾当,等他来家,与了我休书,我去就是了。” |
shuō dōng dào xī说东道西 | 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老工程师哪有工夫听别人说东道西?” |
tán kōng shuō yǒu谈空说有 | 泛指闲谈、空谈。 | 宋 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
shuō dào zuò dào说到做到 | 言行一致,说过的话一定用行动实现。 | 莫应丰《将军吟》第二章:“你看吧!我说到做到。” |
biàn cí qiǎo shuō便辞巧说 | 指牵强附会、巧为立说。 | 《汉书·艺文志》:“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 |
tán xuán shuō miào谈玄说妙 | 谈论玄妙的事理。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6卷:“又有一种人思虑向里去,又嫌眼前道理粗,于事物上都不理会。此乃谈玄说妙之病。” |
zhǐ yī shuō shí指一说十 | 指着一说成是十。形容存心夸大事实。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0回:“如今把他的锁扭开,明日未必不指一说十,讲那‘走了鱼儿是大的’话。” |
shuō gǔ dào jīn说古道今 |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形容话题广泛。同“说古谈今”。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九回:“你们又文绉绉的说古道今,我那里省得?” |
yǎ zǐ chī huáng lián,shuō bù chū de kǔ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 | 黄连:中药,味苦。哑巴吃了黄连,嘴里说不出来。比喻有苦难言 | 曾朴《孽海花》第八回:“只苦我国不知地理,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 |
mèng zhōng shuō mèng梦中说梦 | 原为佛家语,比喻虚幻无凭。后也比喻胡言乱语。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596卷:“复次善勇猛,如人梦中说梦所见种种自性。如是所说梦境自性都无所有。何以故?善勇猛,梦尚非有,况有梦境自性可说。” |
zhī cí màn shuō枝词蔓说 | 指繁冗芜杂的言论。 | 宋孔平仲《续世说 言语》:“元宗问昊筠以道法,对曰:‘道法之精无如五千言,其余枝词蔓说,徒费纸札耳。’” |
shuō dào cáo cāo,cáo cāo jiù dào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 指谈论到某人,某人恰巧来了。 | 曾朴《孽海花》第29回:“无巧不成书!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
yín xué liú shuō淫学流说 | 淫:浮华;流说:指不合正道的邪说。浮华的学问,不合正道的邪说。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淫学流说。” |
yǒu shuō yǒu xiào有说有笑 | 连说带笑。形容十分欢快。 | 清 吴趼人《情变》第五回:“想起昨天晚上,还是有说有笑,相亲相爱的何等有趣,今天晚上变了这个情形。” |
néng shuō huì dào能说会道 |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 元 无名氏《渔樵闲话》:“但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
bù kān zhī shuō不刊之说 |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
zá cǎi zhòng shuō杂采众说 | 杂:多种多样地;采:采碑,采纳。广泛地采纳众家学说、说法。 | |
xiā shuō bái dào瞎说白道 | 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指乱编瞎说。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1回:“李氏听了,啐道:‘呸!没的瞎说白道的了。’” |
chǒu huà shuō zài qián tóu丑话说在前头 | 不中听的话先说出来以免发生矛盾。 | 柳建伟《英雄时代》第23章:“丑话说在前头,这件事谁的嘴里缺把门的,说了出去,后果只能自负。” |
hú shuō bái dào胡说白道 | 犹言胡说八道。 | 《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单管只胡说白道的。” |
yī jiā zhī shuō一家之说 |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著。 | 《旧唐书·陆贽传》:“听一家之说则例理可征;考历代所行,则成败异效。” |
yǎ bā chī huáng lián,yǒu kǔ shuō bù ch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黄连:中药,味苦。哑巴吃了黄连,嘴里说不出来。比喻有苦难言 |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章:“寡妇孤儿,恐怕受人欺侮,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dǎ kāi chuāng hù shuō liàng huà打开窗户说亮话 | 指直率而明白地讲出来。 | 朱自清《哀互生》:“人是可以互相爱着的,除了一些成见已深,不愿打开窗户说亮话的。” |
jiǎng jīng shuō fǎ讲经说法 | 讲传宗教经典,宣扬宗教教义。亦指引经据典地谈说议论。 | 《西游记·南游记》第一回:“到今日来,灵山兴旺,今十大弟子,讲经说法。” |
yì wén chuán shuō异闻传说 | 不同寻常的奇异的消息。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6回:“诧异得那合学生员,街上的百姓,通国的乡绅,面面相觑,当做件异闻传说!” |
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逢人且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孙富叫家童算还了酒钱,与公子携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
kǒu shuō wú píng口说无凭 | 单凭口说,不足为据。 | 元 乔吉《扬州梦》第四折:“咱两个口说无凭。” |
èr huà méi shuō二话没说 |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动。 |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正说中间,门外雷石柱慌慌张张进来,一把拉住老武,二话没说,往外就走。” |
lùn cháng shuō duǎn论长说短 |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 清·褚人获《坚瓠十集·卷堂文》:“算功课论长说短,欲诉无门。” |
féng rén zhǐ shuō sān fēn huà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21卷:“如今俗语云,逢人只说三分话,只此便是不忠。” |
shuō lái huà cháng说来话长 | 表示事情很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说来话长。五年前我们老娘家里做生日,妈和我们到那里与老娘拜寿。” |
zhǐ tiān shuō dì指天说地 | 指着天说到地。形容无所不谈。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6回:“那媒人指天说地,叫屈称冤。” |
yù shuō hái xiū欲说还休 | 休:停止。想说又停下来不说。 | 宋·辛弃疾《丑奴儿》词:“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shuō dōng wàng xī说东忘西 | 说了这样忘了那样。形容记忆力差。 | 柳青《狠透铁》:“再加上社员们负责的思想状况,劳神劳得他颠三倒四,说东忘西。” |
yī bù èr shí sì shǐ,bù zhī cóng hé shuō qǐ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序:“觉世间变幻之态,无有过于中国官场者……尝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处说起。” |
shuō zuǐ shuō shé说嘴说舌 | 搬弄是非,没事找事。 |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我孩儿又不曾嫁了人,是斗他耍,怎么这等认真,就说嘴说舌,背槽抛粪。” |
hú shuō bā dào胡说八道 | 指没有根据;不负责任的乱说一气。也作“胡说乱道”。 | 宋 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手指东画西,口中乱说乱道。” |
shuō zuǐ láng zhōng说嘴郎中 | 比喻喜欢说空话、大话而没有本事的人。 | 刘斯奋《白门柳·秋露危城》第11章:“原来全是些靠不住的说嘴郎中!” |
dǎ kāi tiān chuāng shuō liàng huà打开天窗说亮话 | 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打开天窗说亮话’,还不是等姓贾的过来尽点心,只要晚生出把力,你们老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
dào tīng tú shuō道听途说 | 道、途:路。路上听说来的;又在路上传播。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 |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
shēng gōng shuō fǎ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莲社高贤传》:“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点头。” |
kōng fèi cí shuō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三:“仆有一计,于兄甚便。只恐兄溺 枕席之爱,未必能行,使仆空费词说耳!” |
dōng tán xī shuō东谈西说 | 指议论的面很宽。 | 鲁迅《书信集 致金肇野》:“近来东谈西说,而其实都无深研究,发议论是不对的。” |
cóng hé shuō qǐ从何说起 | 从哪里开始说。 | 曾朴《孽海花》第20回:“这一席话,不觉把雯青说得呆了半晌,方挣出一句道:‘这从何说起呢?’” |
dàn kōng shuō zuǐ弹空说嘴 | 犹言唱高调说空话。 | 《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莫要弹空说嘴。假如不幸我庄周死后,你这般如花似玉的年纪,难道捱得过三年五载?” |
dào xī shuō dōng道西说东 | 谓乱加谈论。 | 《敦煌变文集·茶酒论》:“阿你两个,何用匆匆?阿谁许你,各拟论功!言词相毁,道西说东。” |
guān méi shuō yǎn观眉说眼 | 指看人家脸色。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2回:“这丫头绣春,我教你大娘寻家儿人家,你出身去罢,省的观眉说眼在这屋里,教人骂没主子的奴才。” |
shuō cháng huà duǎn说长话短 | 同“说长道短”。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数里论黄雌陆贾,说长话短女随何。” |
bù jīng zhī shuō不经之说 | 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 唐 无稹《迁庙议状》:“曷若削汉朝不经之说,征殷周可久之文,从亲尽则迁之常规,为万代不朽之定制。” |
kuā qiáng shuō huì夸强说会 | 夸:夸耀;会:能。夸耀自己有才能与本事。 | 元·张养浩《寄阅世道人侯和卿·朱履曲》:“休只爱夸强说会,少不得直做的贴骨黏皮。” |
shuō qī shuō bā说七说八 | 总之,不管怎么说。 | |
shuō fēng shuō shuǐ说风说水 | 指撺掇怂恿。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4卷:“茶童见了钱,欢喜起来,又去说风说水道:‘娘子受了两杯,也该去回敬一杯。’” |
gōng shuō gōng yǒu lǐ,pó shuō pó yǒu l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 朱自清《公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井水不犯河水。” |
zhǐ shān shuō mò指山说磨 | 比喻错此说彼。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回:“如何远打周折,指山说磨,拿人家来比。” |
tán yuán shuō tōng谈圆说通 | 论说权变之道。 | 明·高攀龙《答叶台山书》:“宁禀前哲之矩,硁硁为乡党自好,而不敢谈圆说通,自陷于无忌惮之中。” |
hú zhōu luàn shuō胡诌乱说 | 胡诌,随意胡说。 |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三折:“则你休听他这酒魔的汉呵,一谜里便胡诌乱说。” |
bài guān xiǎo shuō稗官小说 | 即野史小说,街谈巷说之言。 | 明 唐顺之《仪宾立公墓志铭》:“盖自诸史百家星官堪舆道书释经,下至稗官小说,皆能陟其津涯而发之诗歌。” |
shuō bù guò qù说不过去 | 不合情理,无法交代。 | |
zhòng shuō fēn yún众说纷纭 | 纷纭:言论、事情等多而杂乱。说法多而杂。 | 元 戴表元《剡源集》第20卷:“然当纯公既没,众说纷纭,卒能坚忍植立。” |
shuō jīn dào gǔ说今道古 |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 元 张可久《端正好 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 |
fú chēng liú shuō浮称流说 | 称:称引。广泛称引,丰博谈论。 | 西汉·刘安《淮南子·要略》:“故为之浮称流说其所以能听,所以使学者孳孳以自几也。” |
shàn wéi shuō cí善为说辞 | 说辞:讲话。形容很会讲话。后指替人说好话。 | 《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善为说辞。” |
xìn zuǐ hú shuō信嘴胡说 | 信:由。由着嘴胡说八道。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别是宝玉有嘴无心,傻子似的从没个忌讳,高兴了信嘴胡说也是有的。” |
shuō méi zhǐ kě说梅止渴 | 同“望梅止渴”。 | 宋·李清照《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 |
zhù shū lì shuō著书立说 | 著:写作;撰述;立:建树;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也作“著书立言”。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将南京元(玄)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 |
shuō qiān shuō wàn说千说万 | 说了许许多多的话。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67卷:“今人解《易》……说千说万,与《易》全不相干。” |
huā shuō liǔ shuō花说柳说 | 形容说虚假而动听的话哄人。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你看不得这些年轻的小老爷们,花说柳说的,不中用。” |
néng yán kuài shuō能言快说 | 见“能言快语”。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1回:“原来这李师师是个风尘妓女,见了燕青这表人物,能言快说,口舌利便,倒有心看上他。” |
guǐ yán fú shuō诡言浮说 | 虚假不实的话。 | 《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侯景]衅暴恶盈,侧首无托,以金陵逋逃之薮,江南流寓之地,甘辞卑礼,进孰图身,诡言浮说,抑可知矣。” |
yóu cí fú shuō游辞浮说 | 游:虚浮不实。虚浮不实的议论。 | 《晋书·范汪传》:“王何蔑弃典文,不遵礼度,游辞浮说,波荡后生,饰华言以翳实,骋繁文以惑世。” |
yǐng shū yàn yuè郢书燕说 | 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以讹传讹。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
yī bù èr shí sì shǐ wú cóng shuō qǐ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张恨水《啼笑姻缘》续集第八回:“她这两句话,问得沈国英很感到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
huì dào néng shuō会道能说 | 形容很会讲话。同“能说会道”。 | 明 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二折:“但熟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
shuō yǔ tán yún说雨谈云 | 雨、云:男女欢合。谈论男女欢合之事。 | 元·汤式《赏花时·送友人观光》套曲:“弄柳拈花手倦抬,说雨谈云口倦开,须发已斑白,风流顿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