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挠曲枉直挠曲枉直的故事

挠曲枉直的成语故事


拼音náo qū wǎng zhí

基本解释指矫正曲直。

出处汉 桓宽《盐铁论 大论》:“而欲废法以治,是犹不用隐斧斤欲挠曲枉直也。”


暂未找到成语挠曲枉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挠曲枉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往直前陶成章《浙案纪略》第四章第二节:“其行事也,常鼓一往直前之气,而不虑其他。”
一曲阳关宋·苏轼《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词:“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宋·柳永《少年游》词:“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一钱不直金·元好问《晨起》诗:“多病所须惟药物,一钱不直是儒冠。”
不屈不挠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不挠不屈清 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吾民族以不挠不屈之气概,与外族战,与土番战,与寒暑战,卒能斩荆披棘。”
不挠不折宋 刘炎《迩言》:“夫观钱塘江潮,犹猛士之肝胆决裂,义士之怒发冲冠。观仙都天柱,犹直臣之气,不挠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不直一文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士大夫若爱一文,不直一文。”
不直一钱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
中通外直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临危不挠《周书·李棠柳桧传论》:“李棠、柳桧并临危不挠,视死如归,其壮志贞情,可与青松白玉比质也。”
主圣臣直东汉·班固《汉书·薛广德传》:“张猛进曰:‘臣闻主圣臣直。’”
主明臣直明·张居正《帝鉴图说》上篇:“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也。”
举枉措直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举直厝枉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聪明仁智,辅相汉朝,举直厝枉,致之雍熙也。”
举直措枉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举直错枉《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举直错枉,谭思旧制。”
九曲十八弯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七回:“待我引他到九曲十八弯中,唤我那结义兄弟出来,就好与他算账。”
九曲回肠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乡曲之情唐·牛肃《吴保安》:“侧闻吾子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忽垂特达之眷,使保安得执鞭弭,以奉周施。”
乡曲之誉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少负不羁之行,长无乡曲之誉。”
事核言直语出《汉书·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核。”
仗义直言《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回》:“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直言,救民水火。”
仗气直书《陈书·后主纪》:“其有负能仗气,摈压当时,……亦宜去此幽谷,翔兹天路。”
以指挠沸先秦 荀况《荀子 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
以直报怨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抱怨
以讦为直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恶缴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以讦为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