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上为“参”字诀,重在建立情报支持,倚重参佐,明察秋毫。
2.中年时曾应吴大澄之邀北上参佐戎幕,却因甲午之战清一败涂地,使他报效国家的希望彻底破灭。
3.洪鼎提出了“红白”靓汤参佐,阴阳互补的底锅方案。
4.时华北大旱成灾,袁保恒奉命到开封帮办赈务,带袁世凯同行,遇有密要事案,均派他查办、参佐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