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年,“勿忘在莒”,以所谓“复国”为后半生要务。
2.所以,极力坚持守卫金、马,以示“毋忘在莒”。
3.到*弯后,终生念念不忘“勿忘在莒”,以此自勉也以此提振民心。
4.翟山坑道前,亲题的“毋忘在莒”4个大字,在烽火年代是金门的核心精神。
5.1998年7月,这里正式对外开放,在这可停42艘船的坑道口,写着的“毋忘在莒七大精神”,其中包括“以寡击。
6.“毋忘在莒”莒光楼“毋忘在莒”勒石位于金门的最高处,在此可饱览全城风光,是游客必去之地而莒光楼则由昔日“金门英雄馆”变身“城隍文化展”。
7.有些场合,简练的文言才有力量,所以“毋忘在莒”之后有“庄敬自强”,“庄敬自强”之后有“戒急用忍”。
8.“毋忘在莒”和南北朝时期著作《文心雕龙》皆出于此。
9.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勿忘在莒”的典故就出自这里。
10.在莒州期间,他深入调查,深以战乱、天灾致典籍散失为憾,认为莒地“而数千百年以来,圣贤所居,豪杰崛起,忠孝节义,以及文人才士,炳炳烺烺,多可纪者。
11.4月份,将邀请高档乐团到日照文化交流演出,修改复排吕剧《毋忘在莒》并进行公演。
12.而当时定名为“莒拳”,意思是配合当时推展的“毋忘在莒”运动,激发士气。
13.据说读中学时,李敖就已有藏书500多本,16岁时投给杂志的稿件,就包括《毋忘在莒的出处》、《行李考》等艰涩题目,可见涉猎之广。
14.经国先生取名万安,就是要我和万安本人,知道毋忘在莒,经国先生借着儿子的这个名字告诉我,记得你小时候经历的辛苦岁月。
15.公元前686年夏,鲍叔牙护齐公子小白奔莒避乱,留下一个齐国版的卧薪尝胆故事——“毋忘在莒”,次年小白返齐登基,有了一代霸主齐桓公。
16.经过半年多紧张有序的剧本修改、演员调配和剧目排演,近日,新版《毋忘在莒》在日照会展中心成功首演。
17.挖掘开发日照市特有历史文化资源,提升黑陶、绿茶、农民画等传统文化产业品质,培育水运之都、日出先照、毋忘在莒、山岳五莲等特色文化品牌。
18.莒地历史悠久,商为姑幕国,周为莒国,汉代为城阳国,莒县县城曾是春秋时期莒国都城所在地,“勿忘在莒”的典故就出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