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吴质书

魏晋曹丕

二月三日,丕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抆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儁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光武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而年与之齐矣。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顷何以自娱?颇复有所述造不?东望於邑,裁书叙心。丕白。

清调歌

魏晋曹叡

飞舟沈洪波。

旌旗蔽白日精。

楫人荷轻棹。

腾飞造波庭。

合欢诗五首 其四

魏晋杨方

飞黄衔长辔,翼翼回轻轮。俯涉渌水涧,仰过九层山。

修途曲且险,秋草生两边。黄华如沓金,白花如散银。

青敷罗翠彩,绛葩象赤云。爰有承露枝,紫荣合素芬。

扶疏垂清藻,布翘芳且鲜。目为艳彩回,心为奇色旋。

抚心悼孤客,俯仰还自怜。歭

诗二首 其二

魏晋董京

孔子不遇。时彼感麟。麟乎麟。胡不遁世以存真。

兰亭诗

魏晋王涣之

去来悠悠子,披褐良足钦。超迹修独往,真契齐古今。

秋夕哀

魏晋夏侯湛

秋夕兮遥长。哀心兮永伤。结帷兮中字。屣履兮闲房。

听蟋蟀之潜鸣。睹游雁之云翔。寻修庑之飞檐。览明月之流光。

木萧萧以被风。阶缟缟以受霜。玉机兮环转。四运兮骤迁。

衔恤兮迄今。忽将兮涉年。日往兮哀深。岁暮兮思繁。

梁甫行

魏晋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杂诗十首 其八

魏晋张协

述职投边城,羁束戎旅间。下车如昨日,望舒四五圆。

借问此何时,胡蝶飞南园。流波恋旧浦,行云思故山。

闽越衣文蛇,胡马愿度燕。风土安所习,由来有固然。

责子

魏晋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咏史

魏晋张协

昔在西京时,朝野多欢娱。蔼蔼东都门,群公祖二疏。

朱轩曜金城,供帐临长衢。达人知止足,遗荣忽如无。

抽簪解朝衣,散发归海隅。行人为陨涕,贤哉此大夫。

挥金乐当年,岁暮不留储。顾谓四座宾,多财为累愚。

清风激万代,名与天壤俱。咄此蝉冕客,君绅宜见书。

江都遇风诗

魏晋庾阐

天吴踊灵壑,将驾奔冥霄。飞廉振折木,流景登扶摇。

洪川伫宿浪,跃水迎晨潮。仰盻蹙玄云,俯听聒悲飙。

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二

魏晋卢谌

涂炭既济。

寇挫民阜。

谬其疲隶。

授之朝右。

上惧任大。

下欣施厚。

实祗高明。

敢忘所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