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庐山

魏晋慧远

崇岩吐气清,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迳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娇女诗

魏晋左思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

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

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

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

娇语若连琐,忿速乃明集。

握笔利彤管,篆刻未期益。

执书爱绨素,诵习矜所获。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

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

举觯拟京兆,立的成复易。

玩弄眉颊间,剧兼机杼役。

从容好赵舞,延袖象飞翮。

上下弦柱际,文史辄卷襞。

顾眄屏风书,如见已指摘。

丹青日尘暗,明义为隐赜。

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

红葩缀紫蒂,萍实骤柢掷。

贪华风雨中,眒忽数百适。

务蹑霜雪戏,重綦常累积。

并心注肴馔,端坐理盘鬲。

翰墨戢闲案,相与数离逖。

动为垆钲屈,屐履任之适。

止为荼荈据,吹嘘对鼎立。

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

衣被皆重地,难与沉水碧。

任其孺子意,羞受长者责。

瞥闻当与杖,掩泪俱向壁。


《周易》诗

魏晋傅咸

皋以自牧,谦而益光。进德修业,既有典常。晖光日新,照于四方。

小人勿用,君子道长。

吴门道中二首

魏晋孙觌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一点炊烟竹里村,人家深闭雨中门。

数声好鸟不知处,千丈藤罗古木昏。


拜宣武墓诗 其一

魏晋顾恺之

山崩溟海竭,鱼鸟将何依。

赠司空掾安仁诗

魏晋潘尼

桓桓上宰,穆穆四门。投纶沧海,结纲昆仑。迅翼争赴,游鳞竞奔。

美哉逸轨,放辔无前。

放辔伊何,杖策来游。颉颃将相,高揖王侯。华茂九春,实繁三秋。

骋辞泉踊,敷藻云浮。

表奇髫龀,成名弱冠。令德内光,文雅外焕。幽冥必探,凝滞必散。

终贾杜口,杨班韬翰。

我车既驾,我弓既招。既升尺木,将游云霄。纳言帝侧,正色皇朝。

华组鸣佩,飞蝉曜貂。

人亦有言,人恶其上。至乐贵和,大礼崇敬。泉不可凌,必也心竞。

伐善施劳,称人所病。

文侯焉轼,干木在庭。子奇何盛,车有老成。昔闻颜子,今也吾生。

克己复礼,在贵不盈。

杂采故乡,扬辉蓬宇。文绣煌煌,衣裳楚楚。何以会宾,筚门环堵。

何以备肴,杀鸡为黍。

伊余鄙夫,秩卑才朽。温温恭人,恂恂善诱。坐则接茵,行则携手。

义惟诸父,好同朋友。

年时易逝,进德苦晚。嘉彼骏逸,愧此疲蹇。虽欲望尘,前驱遂远。

解衔散辔,徘徊吴阪。

收迹衡门,旋轸上京。主事之殷,以君之明。缉熙台鼎,协济和羹。

歧路多怀,赋诗赠行。

游仙诗十九首 其六

魏晋郭璞

杂县寓鲁门,风暖将为灾。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

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陵阳挹丹溜,容成挥玉杯。

姮娥扬妙音,洪崖颔其颐。升降随长烟,飘飖戏九垓。

奇龄迈五龙,千岁方婴孩。燕昭无灵气,汉武非仙才。

赠刘琨诗 其十六

魏晋卢谌

先民颐意,潜山隐几。仰熙丹崖,俯澡绿水。无求于和,自附众美。

慷慨遐踪,有愧高旨。

魏晋卢谌

凛凛素秋。

日促宵长。

赠梅公明诗

魏晋繁钦

瞻我北园。

有条者桑。

遘此春景。

既茂且长。

氤氲吐叶。

柔润有光。

黄条蔓衍。

青鸟来翔。

日月其迈。

时不可忘。

公子瞻旃。

勋名乃彰。

魏晋曹髦

干戈随风靡,武骑齐雁行。

后出师表

魏晋诸葛亮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