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头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头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tóu tòng zhì tóu头痛治头指针对疼痛部位医治,不追究病因。比喻做事缺乏通盘计划,被动应付,不从根本上彻底的解决。明·张居正《与张心斋计不许东虏款贡》:“语曰:‘头痛治头,足痛治足’。今虏祸方中于辽,辽以一镇当全虏之势,病在足之时矣。”
jiāo jǐng bìng tóu交颈并头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但见:扶肩搭背,交颈并头;纷纷不辨贤愚,扰扰难分贵贱。”
gù tóu bù gù jiǎo顾头不顾脚比喻只顾眼前,不顾今后,缺乏通盘打算。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
tái tóu bú jiàn dī tóu jiàn抬头不见低头见比喻经常见面。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咱们一个屯子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平日都是你兄我弟的。”
zhí dài yǔ lín tóu直待雨淋头比喻不能及早罢手或毫无准备。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襄州洞山守初宗慧大师》:“僧问:‘迢迢一路时如何?’师曰:‘天晴不肯去,直待雨淋头。’”
fěn miàn yóu tóu粉面油头脸上扑粉,头上抹油。形容女子的化妆。元·钟嗣成《骂玉郎过感恩采茶歌·四景》:“皓齿明眸,粉面油头,点花牌,行酒令。”
jiē tóu shì wěi街头市尾泛指大街小巷。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云门偃禅师法嗣》:“今日未吃茶上堂堵人会心,但向街头市尾屠儿魁刽地狱钁汤处会取若恁么。”
fāng tóu bù lǜ方头不律见“方头不劣”。元·郑廷玉《金凤钗》:“见一个方头不律的人,欺侮一个老年,打扯他跳河。”
tóu xuàn mù hūn头眩目昏同“头昏眼花”。明·袁宏道《锦帆集·尺牍》:“连日头眩目昏,呕血数斗,恐逐不能起,未免以墓文累大笔也。”
tóu yūn yǎn hūn头晕眼昏头脑眩昏,眼睛昏花。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回:“在水面上团团转转,自然头晕眼昏,故此问而不答。”
huí tóu shì àn回头是岸回头:回过头来;指改邪归正。佛家语;意思是要皈依佛法;就能登上超脱苦海的彼岸。后借来比喻犯错的人;只要悔改;就有出路。元 无名氏《度翠柳》:“世俗人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tóu hūn nǎo xuàn头昏脑眩见“头昏脑胀”。鲁迅《呐喊·社戏》:“其中有一篇,大意仿佛说,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
yáo tóu huàng nǎo摇头晃脑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旧时读书人吟诵的姿态或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也作“摇头摆脑”。有时也形容轻狂之态。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至乾禅师》第四十八卷:“教渠拽耙牵犁,直是摇头摆脑。”
hǎo mǎ bù chī huí tóu cǎo好马不吃回头草比喻有作为的人不走回头路。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好马不吃回头草,我既出了门,就是不再打算回去的。”
chū yī tóu dì出一头地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谓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后以“出一头地”喻高人一着。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diào tóu bù gù掉头不顾掉:摆动;顾:回头看,瞻望。摆动着手臂,头也不回。形容毫无眷顾,态度坚决。宋·刘过《沁园春·寄辛丞旨,时承旨招,不赴》:“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tóu yī wú èr头一无二唯一,只有一个。孙中山《语言文学的奋斗》:“本总理今晚来同诸君讲话,没有别的贡献,头一无二的贡献,就是要诸位同志,以至诚之心,来做宣传一方面的革命工夫。”
mù tóu mù nǎo木头木脑形容呆板、迟钝沈虎根《小师弟》:“而且变得木头木脑,竟连他母亲来看他也会显得冷冰冰的。”
cóng tóu zuò qǐ从头做起从:自。从开始做起。朱自清《古文学的欣赏》:“现在得从头做起,最难的是注文用的白话……得创作。”
suō tóu suō jiǎo缩头缩脚缩:收缩。形容畏缩、躲闪。清·觉佛《女英雄》:“你想这样缩头缩脚,反让金人耀武扬威,还能成为个国度吗?”
lǎo hǔ tóu shàng sāo yǎng老虎头上搔痒比喻不自量力。蔡东藩《明史演义》第63回:“今严嵩父子,威焰薰天,一百个仇鸾,尚敌不过他,老虎头上搔痒,无补国家,转取祸戾,何苦何苦!”
cáng tóu lòu yǐng藏头漏影藏:隐藏。把头藏起来,却露出影子。形容遮遮掩掩,不明不白。元·佚名《鸳鸯被》:“当初也无定无媒证,做的来藏头漏影。”
mǎ shàng qiáng tóu马上墙头指男女青年相恋的地方。宋 晁端礼《水龙吟》词:“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
huī tóu tǔ miàn灰头土面满头满脸沾满尘土的样子。也形容懊丧或消沉的神态。《碧岩录》第五卷:“曹洞下有出世不出世,有垂手不垂手。若不出世,则自视云霄;若出世,便灰头土面。”
jiāo tóu hù ěr交头互耳犹交头接耳。
chū rén tóu dì出人头地原意是让这个人高出一头。后形容超过一般人或高人一等。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tóu shàng zhe tóu头上着头犹言头上安头。
dài tóu ér lái戴头而来戴:头顶着。戴着脑袋前来。形容无所畏惧的样子。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头而来矣。’”
tóu hūn nǎo zhàng头昏脑胀头脑发昏。形容人的繁忙或事物毫无头绪;使人厌烦。叶圣陶《友谊》:“\'她又不是发烧发得头昏脑胀的\'。一个说,\'只是那条腿不能走\'。”
shēng sǐ guān tóu生死关头非生即死的紧急关头。明·高攀龙《讲义·仁远乎哉章》:“此一转念,是生死关头,千圣都从此做成。”
zuǐ jiān shé tóu kuài嘴尖舌头快比喻话多而轻率。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3回:“单管嘴尖舌头快的,不管你事也来插一脚。”
nián tóu yuè wěi年头月尾①谓从岁首到腊月底,泛指一年之中。②指《春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宋·林光朝《痴顽不识字》诗:“年头月尾无一是,咄咄痴顽不识字。”
shì nǚ bān tóu仕女班头仕女:美女;班头:第一。指第一美女。元·王实甫《西厢记·草桥店梦莺莺》第三折:“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
méi tóu méi nǎo没头没脑头、脑:比喻线索或根由。毫无线索或没有根由。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夏主簿遭此无妄之灾,没头没脑的被贪赃州官收在监里。”
mù xuàn tóu yūn目眩头晕见“目眩头昏”。艾芜《都江堰的神话故事》:“仿佛石坡和楼阁,都会一下子冲倒似的,令人有些目眩头晕。”
kōng tóu zhī piào空头支票空头:有名无实的;支票:向银行取款或拨款的票据。指有名无实的支票;不能兑现。现多比喻不能实现的诺言或保证。邹韬奋《三十年前的民主运动》:“他们以为放出一个‘九年预备’的空头支票,可以缓和空气。”
ào tóu ào nǎo傲头傲脑形容倔强、桀骜不驯的样子。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7回:“现今这小厮傲头傲脑,也要娶个辣燥些的媳妇来制着他才好!”
sān tóu liǎng rì三头两日三二天。形容时间相隔很近。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一切日用盘费,三头两日俱是通州差人送来。”
diǎn tóu hā yāo点头哈腰比喻虚假的恭敬或过分的客气。老舍《四世同堂》三四:“比他穷的人,知道他既是钱狠子,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敬而远之。”
tàn tóu suō nǎo探头缩脑小心胆怯张望貌。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2回:“到了园中,果然阴气逼人。贾赦还扎挣前走,跟的人都探头缩脑的。”
tóu tóu shì dào头头是道原为禅宗语;原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条理清楚;道理充分;面面俱到。《续传灯录 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tóu tóng chǐ huò头童齿豁童:原指山无草木,比喻人秃顶;豁:缺口。头顶秃了,牙齿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状态。唐 韩愈《进学解》:“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yíng tóu wō jiǎo蝇头蜗角苍蝇头,蜗牛角。比喻微小的名利。宋 赵师侠《水调歌头》:“蝇头蜗角微利,争较一毫芒。”宋 刘清夫《玉楼春》词:“蝇头蜗角都休竞。万古豪华同一尽。”
bái tóu xié lǎo白头偕老白头:指头发全白了;偕:共同;老:老年。夫妻共同生活到头发白了的老年。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曰:‘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
chuí tóu sàng qì垂头丧气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失去志气;情绪低落。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形容失意懊丧的样子。唐 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xìng xìng tóu tóu兴兴头头兴:兴致。形容兴致很高。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6回:“他二人兴兴头头,喜欢无限。”
gǎi tóu huàn miàn改头换面改变人的面目。比喻在外表上、形式上作一些更改、变动;而保留原来的内容实质。唐 寒山《诗》第213首:“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
làng zǐ huí tóu浪子回头浪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回头:回心悔悟。不务正业者改邪归正。明·陈继儒《小窗幽记》:“浪子回头,仍不惭为君子。”
niú tóu mǎ miàn牛头马面佛家语;指阎王手下的两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面像马。现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楞严经》:“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矟,驱入城门。”
làng zǐ huí tóu jīn bù huàn浪子回头金不换指不走正道的人改邪归正后极其可贵。张恨水《八十一梦·第32梦》:“有道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lǎo hǔ tóu shàng dǎ cāng yíng老虎头上打苍蝇比喻胆大妄为,自己找死。清·刘鹗《老残游记》第20回:“问他有脑袋没有?谁敢在老虎头上打苍蝇。”
máo tóu máo nǎo毛头毛脑形容年轻人的鲁莽冒失或很着急的样子。徐光耀《平原烈火》:“三个战士正毛头毛脑没有办法,见他回来了,眼里又放出光彩。”
píng tóu lùn zú评头论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清 黄小配《大马扁》第四回:“那全副精神又注在各妓,那个好颜色,那个好态度,评头品足。”
bào tóu suō xiàng抱头缩项项:颈的后部。形容畏缩不敢出斗的样子。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着那俊才郎倒戈甲,抱头缩项。”
huǒ dào zhū tóu làn,qián dào gōng shì bàn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形容钱能通神,不管办什么事,都必须用金钱打点贿赂才能办成。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自古道好: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凭你世间稀奇作怪的东西,有了钱,那一件做不出来。”
dāng tóu yī bàng当头一棒迎头一棍子。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一闻那僧问起玉来,好像当头一棒,便说道:‘你也不用银子了,我把那玉还你罢。’”
xiǎo lù chù xīn tóu小鹿触心头形容因为害怕而心脏急剧地跳动。清·翟灏《通俗编·兽畜》:“为帝迫困于斯,见之汗湿衣襟,若小鹿之触吾心头。”
pī tóu gài liǎn劈头盖脸劈:正对着;冲着;盖:蒙;压下来。正对着头和脸而来。形容来势凶猛;不容躲避。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晃盖喝道:‘你既不做贼,如何拿你在这里?’夺过士兵手里棍棒,劈头盖脸便打。”
gān tóu rí shàng竿头日上竿头:竹竿尖头;上:上升。比喻学业进步很快。《秉烛谈》:“招贤大师赠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人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chuí tóu shā yǔ垂头铩羽亦作“垂头搨翼”。《冷眼观》第五回:“正值宪太太发放那起不中用的家人出来,犹如斗败公鸡,一个个垂头铩羽,打从签押房门外经过。”
tóu shàng mò xià头上末下第一次,初次。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19回:“恰似俺们把这桩事放在头里一般,头上末下就让不得这一夜儿!”
bā tóu tàn nǎo巴头探脑形容伸着头偷看。《鹧鸪天·乘公共交通车》:“乘客纷纷一字排,巴头探脑费疑猜,东南西北车多少,不靠咱们这站台。”
bái tóu zhī tàn白头之叹指妇女被遗弃而作晚景凄凉之叹。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此身皆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见弃,使妾有白头之叹。”
chè tóu chè wěi彻头彻尾彻:通;透。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完完全全。宋 朱熹《答程正思书》:“盖圣贤之学,彻头彻尾,只是一个敬字。”
gāo tóu jiǎng zhāng高头讲章经书正文上端留有较宽空白,刊印讲解文字,这些文字称为“高头讲章”《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先生见了那没头没脑辟空而来的十五个大字,正不知从那里开口,才入得进这中庸两个字,只得先看了一遍高头讲章,照着那讲章往下敷衍半日,才得讲完。”
bào tóu huán yǎn豹头环眼形容人的面目威严凶狠。元 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我也不信,我豹头环眼,倒拿不住一目的夏侯惇。”
jiē ěr jiāo tóu接耳交头接耳:嘴凑近耳朵;交头:头靠着头。形容靠得很近,低声交谈。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便是那些服侍的,无不一个个接耳交头,颂扬赞赏。”
jī dàn lǐ zhǎo gǔ tóu鸡蛋里找骨头比喻故意挑剔。老舍《老舍自传》第一章第三节:“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
dú zhàn áo tóu独占鳌头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bài zǐ huí tóu jīn bù huàn败子回头金不换指不干正事的人改邪归正比金子还可贵。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败子回头便作家!’你如今莫去花柳游荡,收心守分。”
áng tóu tiān wài昂头天外昂:抬起。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鲁迅《书信集 致萧军、萧红》:“他们昂头天外,评论之后,不知那里去了。”
zhāng tóu shǔ mù獐头鼠目头长得像獐子一样;眼睛则像老鼠一样。形容人穷酸的样子或面貌丑陋;神情狡诈。《旧唐书 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yǒu tóu wú wěi有头无尾只有开头;没有结尾。指说话做事不完整。宋 朱熹《朱子语类》:“若是有头无尾底人,便是忠也不久。”
jiē tóu xiàng kǒu街头巷口巷:胡同。指大街小巷。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以贩卖书报盛极一时的各街头巷口的小书摊也完全改变模样。”
dāo tóu yàn wěi刀头燕尾喻笔锋劲利。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工画佛道,兼精番马,笔锋劲利,名刀头燕尾。”
chuí tóu sāi ěr垂头塞耳谓不问不闻,装聋作哑。《后汉书·殇帝纪》:“刺史垂头塞耳,阿私下比,‘不畏于天,不愧于人’。”
nà tóu biàn bài纳头便拜纳头;低头。一见面就低头行下拜礼。形容人谦虚有礼貌。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0回:“进了大门,二层厅上立定,万中书纳头便拜。”
yáo tóu huǎng nǎo摇头幌脑见“摇头稾脑”。鲁迅《<准风月谈>前记》:“《自由谈》的编者刊出了‘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的启事以来,很使老牌风月文豪摇头幌脑的高兴了一大阵。”
chuáng tóu zhuō dāo rén床头捉刀人床:指坐榻;捉刀人:指执刀的卫士。站在坐榻边的卫士。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dī tóu hā yāo低头哈腰指谦卑恭顺的样子。陆文夫《荣誉》:“‘请说吧,请说吧。’检验员低头哈腰的,‘别说一件,就是十件我也不推辞。’”
píng tóu lùn jiǎo评头论脚见“评头品足”。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她们的眼睛老瞅着新娘,有时也看看新郎,她们肩挨着肩,手拉着手,评头论脚,叽叽嘈嘈地小声地吵嚷个不休。”
tóu shāo zì lǐng头稍自领见“头梢自领”。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老姑娘手把着头稍自领,索什么嘱咐叮咛。”
zhǎn tóu qù wěi斩头去尾斩掉头部,除去尾部。指将整体分割。也指剩下中间部分。叶剑英《伟大的战略决战》:“由于我军执行了上述方针,华北敌人即被我军斩头去尾,一截一截地被各个歼灭。”
zhú tóu mù xiè竹头木屑比喻可利用的废物。宋 郑樵《上宰相书》:“竹头木屑之积,亦云多矣,将欲一旦而用之可也。”
gāng tóu zé dǐ岗头泽底唐代极重视世族,崔、卢、李、郑为甲门四姓,称卢氏为岗头卢,李氏为泽底李。泛称豪门世族。唐 元稹《去杭州》:“骏骨凤毛真可贵,岗头泽底何足论。”
tóu nǎo fā zhàng头脑发胀自负;自大。
pǐn tóu píng zú品头评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对人对事任意挑剔。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众情颠倒,品头论足,纷纷如狂。”
kōng tóu rén qíng空头人情虚假的情意。清·曹雪芹《红楼梦》:“贾琏笑道:‘罢,罢!这空头人情我不领;你不盘察我,就够了。’”
kē tóu xiǎn zú科头跣足光着头赤着脚。宋 田昼《筑长堤》:“科头跣足不得稽,要与官长修长堤。”
yóu tóu fěn miàn油头粉面形容人打扮得俏丽妖艳。元 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俺这粉面油头,便是非灾横祸;画阁兰堂,便是地网天罗。”
péng tóu chì jiǎo蓬头赤脚头发蓬乱,光着脚丫。形容未经修饰很不整齐的样子。明 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一回:“被人打得蓬头赤脚,衣裳粉碎。”
xiǎn lù tóu jiǎo显露头角露:显露。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liǎng tóu sān xù两头三绪形容心意烦乱。元·白朴《墙头马上》第四折:“都则道百媚千娇,送的人四分五落,两头三绪。”
bái tóu dào lǎo白头到老白头:头发白。指夫妻相爱相守一直到老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小娘半老之际,风波历尽,刚好遇个老成的孤老,两下志同道合,收绳卷索,白头到老。”
bái tóu xiāng shǒu白头相守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2回:“我的哥哥,奴承望和你白头相守,谁知奴今日死去也。”
dào tóu huì wěi道头会尾见“道头知尾”。《五灯会元·芭蕉清禅师法嗣·承天辞确禅师》:“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道头会尾,举意知心。’”
méi tóu yǎn nǎo眉头眼脑指眉眼间的神色。宋·周紫芝《感皇恩》词:“思量也胜,看个眉头眼脑。”
léng tóu kē nǎo楞头磕脑见“楞头楞脑”老舍《鼓书艺人》十五:“打头的是小刘,楞头磕脑地就撞了进来,站在一边,光哆嗦,不说话。” 又《骆驼祥子》一:“一搁下了事,他心中不痛快,便有点楞头磕脑的。”
bìng tóu lián并头莲蒂:花或瓜果跟茎连接的部分。并排地长在同一茎上的两朵莲花。比喻恩爱的夫妻。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地生连理木,水出并头莲。”
tóu yǎng sāo gēn头痒搔跟头痒搔脚。比喻花了气力而于事无补。汉 焦赣《易林》:“头痒搔跟,无益于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