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指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指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záo kōng zhǐ lù凿空指鹿凿空:凭空;指鹿:指鹿为马。指凭空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耶?指鹿为马。’”
yǔ jìn zhǐ yuǎn语近指远语言浅近,含意深远。指,本旨。太平天国·汪吉人等《〈钦定军次实录〉序》:“文浅意深,语近指远。”
páng zhǐ qǔ yù旁指曲谕从侧面委婉启发晓谕。宋·王禹偁《故商州团练使翟公墓志铭》:“知属吏过失,未尝面言,必因公宴引数十年前事,曰某人尝为某过得某罪,旁指曲谕,微警戒之。”
mù zhǐ qì shǐ目指气使用眼神和气色示意以指使人。形容态度骄横傲慢。西汉 刘向《说苑 君道》:“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材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则人臣之材至矣。”
zhǐ shān shuō mò指山说磨比喻错此说彼。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回:“如何远打周折,指山说磨,拿人家来比。”
zhǐ gù zhī jì指顾之际指:用手指;顾:回头看。用手一指或回头一看的瞬间。比喻时间十分短暂唐·李朝威《柳毅传》:“俄见碧山出于远波……指顾之际,山与舟相逼,乃有彩船自山驰来。”
zhǐ sāng shuō huái指桑说槐见“指桑骂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众丫头媳妇无不言三语四,指桑说槐,暗相讥刺。”
zhǐ kōng huà kōng指空话空谓故弄玄虚。元·王晔《桃花女》第四折:“非是我指空话空,做这等巧神通,也只为结婚姻本待谐鸾凤。”
zhǐ shǐ tiān rì指矢天日见“指天誓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窦氏》:“女要誓;南指矢天日,以坚永约,女乃允之。”
wàng fēng xī zhǐ望风希指指说话行事见机迎合他人意旨。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近司隶校尉孔羡辟大将军狂悖之弟,而有司默尔,望风希指,甚于受属。”
qiān fū suǒ zhǐ,wú jí ér sǐ千夫所指,无疾而死指:指责。被众人所指责将没什么好下场。《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5月5日电》:“语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愿诸公深思熟虑之。”
shì zhǐ qì xīn噬指弃薪噬指:咬手指。指母子眷念的感情。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磐传》:“顺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跪问其故。”
yán jìn zhǐ yuǎn言近指远见“言近旨远”。语出《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孙奭疏:“言辞之近而指意远者,乃为善言者也。”
zhǐ zào wéi bái指皂为白谓混淆黑白,颠倒是非。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动不动神头鬼脸,投河奔井,拽巷逻街,张舌骗口,花言巧语,指皂为白。”
zhǐ gù zhī jiān指顾之间指:用手指;顾:回头看。用手一指或回头一看的瞬间。比喻时间十分短暂明·归有光《上总制书》:“指顾之间,勇怯立异,呼吸之际,胜负顿殊。”
dào lù zhǐ mù道路指目指目:手指而目视。道路上的人用手指着,用眼看着。形容事情十分明显。邹韬奋《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迄今抗战阵营中尚潜伏着若干妥协主和分子,道路指目,当非空穴来风。”
jǐ zhǐ nǔ zhāng戟指怒目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马辂《国共和谈演义》第六回:“张学良还要解释,蒋早气得七窍生烟,戟指怒目。抗日,抗日,等我死了以后,你再去抗日好了!”
wēi yán dà zhǐ微言大指微言:精深微秒的言辞。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清·龚自珍《资政大夫礼部侍郎武进庄公神道碑铭》:“传山右阎氏之绪学,求二帝三王之微言大指,闵秦火之郁俨,悼孔泽之不完具。”
cí yuē zhǐ míng词约指明言词简洁,旨意明确。汉·桓宽《盐铁论·水旱》:“议者贵其辞约而指明。”
zhǐ sāng mà huái指桑骂槐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甲;实际上骂乙。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
zhǐ xiá zào xì指瑕造隙犹言寻找事端,制造分裂。瑕,玉上的斑点。隙,裂缝。宋·朱熹《少帅魏国张公行状下》:“彼或内变既平,指瑕造隙,肆无厌之欲,发难从之请,其将何词以对?”
zhǐ shān mài lǐng指山卖岭比喻不着边际的空谈。
liǎo rú zhǐ zhǎng了如指掌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yī tán zhǐ qǐng一弹指顷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翻译名义集 时分》:“壮士一弹指顷六十五刹那。”
xī zhǐ shī zhǎng惜指失掌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南史 阮佃夫传》:“佃夫拂衣出户,曰:‘惜指失掌邪?’”
tán zhǐ zhī jiān弹指之间比喻时间极短暂。清·黄宗羲《王仲沩侍御过龙虎草堂》诗:“十年有五惊弹指,又复烦君入剡中。”
diǎn zhǐ jí jiǎo点指划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多形容说话放任不拘,或轻率地指点、批评。同“点手划脚”。《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小道人]只见来到肆前,果然一个少年美貌的女子在那里点指划脚教人下棋。”
zhǐ zhe hé shàng mà zéi tū指着和尚骂贼秃表面骂第三者,实际是指桑骂槐骂对方。
zhǐ gù jiān shì指顾间事指:用手指;顾:回头看。用手一指或回头一看的瞬间。比喻时间十分短暂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这时奉系军阀老巢的攻破,郭部亦操左券,只是指顾间事了。”
shé jiāo duò zhǐ折胶堕指极言天气寒冷。宋·苏轼《磨衲赞》:“折胶堕指,此衲不寒,烁石流金,此衲不热。”宋·周密《齐东野语·曝日》:“《冬日初出铭》曰:‘折胶堕指,梦想负背。’”
zhǐ fāng huà yuán指方画圆谓谈论时以手指比画。明·宋濂《王府君墓志铭》:“或共其议论,辄掀眉吐气,指方画圆,滚滚数千言不休。”
zhǐ dōng dǎ xī指东打西指着东方打西方,打得别人防不胜防。《七侠五义》第92回:“那知小侠指东打西,窜南跃北,犹如虎荡羊群,不大的功夫,打了个落花流水。”
hóng yì miào zhǐ闳意妙指见“闳意眇指”。清·龚自珍《六经正名》:“《孝经》者,曾子以后,支流苗裔之书,平易泛滥,无大疵,无闳意妙指,如置之二戴所录中,与《坊记》、《缁衣》、《孔子闲居》、《曾子天圆》比,非《中庸》、《祭义》、《礼运》之伦也。”
shí zhǐ dà dòng食指大动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yǐ zhǐ cè hé以指测河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的。《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liù bì niè zhǐ搤臂啮指指至孝之人与父母心相感应。
shēn shǒu bù jiàn wǔ zhǐ伸手不见五指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只听得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一时晕倒了。”
zhǐ dōng shuō xī指东说西①见“指东话西”。②犹言指桑骂槐。曹禺《雷雨》第三幕:“你要骂我就骂我,别指东说西,欺负妈妈好说话。”
gōng xiá zhǐ shī攻瑕指失批评缺点,指出失误。清·顾炎武《与友人书》:“今此旧编,有尘清览。知我者当为攻瑕指失,俾得刊改以遗诸后人。”
zhǐ míng dào xìng指名道姓指出别人的名字和姓氏。张天民《创业》:“华程继续指名道姓地批评,毫不容情。”
fā zōng zhǐ shǐ发踪指使操纵指挥。同“发纵指使”。邹韬奋《萍踪忆语》四:“美国在一九一七年的参加世界大战,也是出于华尔街的发踪指使。”
zhǐ dōng huà xī指东画西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道闲禅师》:“到处插语,指东划西,举古举今。”
rǎn zhǐ chuí xián染指垂涎形容急欲攫取,十分贪馋。垂涎,流口水。《元史·郝经传》:“病民诸奸各持两端,观望所立,莫不凯觎神器,染指垂涎。”
jiāo bì lì zhǐ交臂历指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庄子·天地》:“则是罪人交臂历指,而虎豹在于囊槛,亦可以为得矣。”
zhǐ huái mà liǔ指槐骂柳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甲,实际上是骂乙。老舍《四世同堂》:“然后,指槐骂柳的仍对两位小姐发言,而目标另有所在……”
jì rì zhǐ qī计日指期谓计数天数,以估定行程和到达期。唐·崔致远《补安南录异图记》:“莫审涂程,汥履者计日指期,沉浮者占风定信。”
xiào yǔ zhǐ huī笑语指麾麾:通“挥”,指挥。指边笑边谈,边调度指挥。唐·韩愈《杜君墓志铭》:“纂辞奋笔,涣若不思;公牒盈前,笑语指麾。”
shǒu qū yī zhǐ首屈一指扳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 施侍读闰章》:“海论诗辄为首屈一指。”
zhǐ huī kě dìng指麾可定谓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汉书·陈平传》作“天下指麾即定矣”。语出《史记·陈丞相世家》:“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汉书·陈平传》作“天下指麾即定矣”。
míng rú zhǐ zhǎng明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象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清·冯镇峦《读<聊斋>杂说》:“予于《聊斋》,钩清段明,明如指掌。”
zhǐ dōng mà xī指东骂西比喻表面上骂甲,实际上是骂乙。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8回:“这一丈青气忿忿的走到后边厨下,指东骂西。”
zhǐ shǒu diǎn jiǎo指手点脚犹指指点点。形容背后指点议论之状。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彦思]走将出来时,众人便指手点脚,当一场笑话。”
qiān rén suǒ zhǐ千人所指指:指责。许多人在指责。东汉 班固《汉书 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臣常为之寒心。”
zhǐ fù wéi hūn指腹为婚双方家长将腹中胎儿结为婚姻。《魏书 王宝兴传》:“汝等将来所生,皆我之自出,可指腹为亲。”
gǒng yī zhǐ huī拱揖指挥同“拱挹指麾”。战国·赵·荀况《荀子·富国》:“上下一心,三军同力,名声足以暴炙之,威强足以捶笞之,拱揖指挥,而强暴之国莫不趋使。”
zhǐ bù shèng qū指不胜屈板着指头也不过来(不胜:不能承受)。形容数量很多。明 沈德符《野获编》:“而贫弱者或衣食不给,其小有才者至窜入匪类,以辱先人,以余所见,指不胜屈。”
gǒng yì zhǐ huī拱挹指麾谓从容安舒,指挥若定。
zhǐ huī ruò dìng指挥若定指挥调度;似有定局(若:好像;定:定局)。形容从容不迫;很有把握。唐 杜甫《咏怀古迹》诗:“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zhǐ shǒu dùn jiǎo指手顿脚一面指着骂,一面跺着脚。形容蛮横不讲理的样子。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三:“这时她还在那里指手顿脚的撒野,张裕民不管三七二十一,两步抢到她面前,厉声问道:‘你要干什么?’”
zhǐ fù cái jīn指腹裁襟指腹:双方父母为腹中的胎儿预订婚姻;裁襟:男女幼年由父母代订婚约,怕长大后不相认,将衣襟裁为两幅作为凭证。指婚约。明·汤显祖《牡丹亭·硬拷》:“我女已亡故三年,不说道纳采下茶,便是指腹裁襟,一些没有。”
cùn zhǐ cè yuān寸指测渊以一寸之指而测深渊。比喻浅学不能探明深理。《孔丛子·答问》:“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蒙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xuě hóng zhǐ zhǎo雪鸿指爪同“雪泥鸿爪”。明·王世贞《与徐子与书》:“雪鸿指爪,又未知竟落何地也。”
zhǐ fù gē jīn指腹割衿指腹:双方父母为腹中的胎儿预订婚姻;割衿:男女幼年由父母代订婚约,怕长大后不相认,将衣襟裁为两幅作为凭证。指婚约。《元史·刑法志·户婚》:“诸男女议婚,有以指腹割衿为定者,禁之。”
diǎn zhǐ huà zì点指画字指在合同文约或供词上按手印签字画押。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家礼·婚礼》:“诸婚娶两家,并用点指画字,写立合同文约,明白具载往回聘礼。”
pián mǔ zhī zhǐ骈拇枝指骈母:脚上的拇指与第二趾合成一趾;枝指:手上大拇指帝多生一指。比喻多余的、无用的东西。庄周《庄子 骈拇》:“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
liǎo ruò zhǐ zhǎng了若指掌比喻对情况十分明白清楚。《宋史 道学传序》:“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
zhǐ rì kě xià指日可下指明日可以攻下。宋 辛弃疾《美芹十论》:“故臣以为兵出沐阳,则山东指日可下。”
zhǐ rì kě dài指日可待形容不要多久就可达到目的(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三国 蜀 诸葛亮《出师表》:“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可待也。”
gǒng yī zhǐ huī拱揖指麾同“拱挹指麾”。
shǐ bì shǐ zhǐ使臂使指象使用自己的手臂和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自如。《管子·轻重乙》:“若此,则如胸中使臂,臂之使指也。”《汉书·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shí zhǐ lián xīn十指连心十个指头连着心。表示身体的每个小部分都跟心有不可分的关系。比喻亲人跟自身休戚相关。明 汤显祖《南柯记 情尽》:“哎也!焚烧十指连心痛,图得三生见面圆。”
è bì niè zhǐ扼臂啮指扼:用力掐;啮:咬。掐胳膊,咬手指。形容母子心灵相互感应。东汉 王充《论衡 感虚》:“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扼臂以呼汝耳。’”
zhǐ yàn wéi gēng指雁为羹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元 宋方壶《醉花阴 赶苏卿》:“当初指雁为羹,似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
fā shàng zhǐ guàn发上指冠毛发竖起貌。形容极度愤怒。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盗跖闻之,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lìng rén fà zhǐ令人发指令:使得;发指:头发竖起来。愤怒得使人头发都竖直起来。也作“令人发竖。”庄周《庄子 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zhǐ shuǐ méng sōng指水盟松盟:盟誓。指着流水、松树盟誓。形容情谊之深。明·陈汝元《金莲记·诟奸》:“章相与学士,初方指水盟松,后反操戈入室,不免乘此机会,嘲他几句,有何不可?”
zhǐ nán gōng běi指南攻北犹声东击西。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
zhǐ huà kǒu shòu指画口授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形容详细地解说。清·查继佐《罪惟录·徐光启传》:“盖四十年耳治目营,指画口授惟此,他无及也。”
zhǐ shì lèi qíng指事类情谓阐述事理,譬喻情状。《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
zhǐ gǔ zhāi jīn指古摘今摘:选取。指摘古今。形容才气纵横,议论锋利。清·徐麟《长生殿序》:“稗畦洪先生以诗鸣长安,交游宴集,每白眼踞坐,指古摘今,无不心折。”
shí zhǐ zhòng duō食指众多食指:比喻家庭人口。家庭人口多。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食指众多,赡畜非易。”
rú bì shǐ zhǐ如臂使指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fā zōng zhǐ shì发综指示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bù lìn zhǐ jiào不吝指教吝:吝惜;舍不得。不要吝惜指示教导。也作“不吝赐教”。毛泽东《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一致》:“我现在提出我对上述各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是否有当,希望读者不吝指教。”
zhǐ tiān shuō dì指天说地指着天说到地。形容无所不谈。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6回:“那媒人指天说地,叫屈称冤。”
kǒu jiǎng zhǐ huà口讲指画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yǐ zhǐ náo fèi以指挠沸挠:搅。用手指搅开水。比喻不自量力,一定失败。先秦 荀况《荀子 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
zhǐ lù zuò mǎ指鹿作马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同“指鹿为马”。《三国志 魏志 鲍勋传》:“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昭曰:‘勋指鹿作马,收付廷尉。’”
zhǐ dōng huà xī指东话西犹言东拉西扯。谓说话文不对题或空言不实。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七回:“三荷包再问问他,他便指东话西,一味支吾。又说:“临时我自来照料。”又说:“连我也不懂得甚么。”三荷包无可奈何,只得辞了出来,又与丁师爷商量。”
làn rú zhǐ zhǎng烂如指掌犹言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三卷:“其父成璧,亦异人,少为群盗,未尝读书识之无,乃古今之世代治乱,是非成败,烂如指掌。”
shí zhǐ yǒu cháng duǎn十指有长短指:手指。十根手指头有长有短。比喻事物的不一样。唐·刘商《拟胡笳十八拍》:“手中十指有长短,截之痛惜皆相似。”
rǎn zhǐ yú dǐng染指于鼎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左传 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
zhǐ rì gāo shēng指日高升见“指日高升”。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文臣》:“代天巡狩,赞称巡按;指日高升,预贺官僚。”
xiān yì chéng zhǐ先意承指见“先意承志”。晋·葛洪《抱朴子·臣节》:“先意承指者,佞谄之徒也。”
zhǐ rì shì xīn指日誓心对着太阳发誓,表明忠诚无二。唐·李德裕《〈异域归忠传〉序》:“惟嗢没斯精诚上达,天诱其衷。拔自狼居之山,愿拜龙颜之主,封章沥恳,指日誓心,不夺之诚,介如石矣。”
zhǐ nán dǎ běi指南打北指着东方打西方,打得别人防不胜防。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六回:“指东打西,指南打北,打了个落花流水。”
zhǐ tiān huà dì指天画地本指道教画符。汉 应劭《风俗通 皇霸》:“指天画地,神仙潜通。”
zhǐ dōng guā mà hú lú指冬瓜骂葫芦指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
zhǐ zhǐ chuō chuō指指戳戳指在人背后用手指点着说。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1回:“其中就有好性儿的跟着他,三三两两在背后指指戳戳。”
zhǐ rì chéng gōng指日成功谓不久即可成功。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觑曹操易如反掌,克日而破,指日成功。”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与我谨守堤岸,不可渗泄,指日成功,共享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