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shǒu huāng jiǎo luàn手慌脚乱 | 指做事忙乱,没有条理。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一回:“这些忠义话儿人都会说,只怕事当临头,未免又要手慌脚乱了。” |
chuí shǒu kě dé垂手可得 | 垂;放下。放下双手就可以得到;形容事情非常容易;不费吹灰之力。也作“唾手可得”、“垂手而得”。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只除呼延灼将军赚开城门,垂手可得。” |
wò shǒu chéng jiāo握手成交 | 一种作买卖的方式,双方一握手就表示一笔买卖作定。 | |
jǔ shǒu kě cǎi举手可采 | 举:抬起;采:摘,拿。一抬手就可以拿到。比喻极容易取得。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许慈传》:“祖宗制度之仪,丧纪五服之数,皆指掌画地,举手可采。” |
shàng xià qí shǒu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唐 周矩《为索元礼首按制狱疏》:“微讽动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 |
bái shǒu chéng jiā白手成家 | 没有依恃,而独立兴起的家业或事业。 |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朱延年是商人的儿子,他的福佑药房是白手成家的。” |
zhuó shǒu chéng chūn着手成春 | 一动手便有了春意。比喻诗人、画家才思高雅;也比喻医生医术高明。着:接触;挨上。 | 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
duàn shǒu xù yù断手续玉 | 断:砍下;续:接上。砍下手来再接上一块玉。比喻得不偿失。 | 《韩非子·用人》:“不察私门之内,轻虑重事,厚德迫祸,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祸。” |
dú shǒu zūn quán毒手尊拳 | 毒手:凶狠的殴打。泛指无情的打击。 | 《旧五代史 唐书 李袭吉传》:“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躏于明时。” |
zú dǎo shǒu wǔ足蹈手舞 | 犹言手舞足蹈。形容喜悦到极点时的样子。 | 唐·陆贽《圣人苑中射落飞雁赋》:“闻之者足蹈手舞,睹之者目骇心惕。” |
bǐ shǒu huà jiǎo比手画脚 | 说话的同时用手脚来比画。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九章:“他像个大总管,率领所有人员从前庭到后院,比手画脚地指点了半个钟头。” |
shū bù shì shǒu书不释手 |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 《北史·牛弘传》:“[牛弘]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 |
pī lì shǒu霹雳手 | 指断案敏捷的人。 | 《旧唐书·裴凗传》:“由是大知名,号为‘霹雳手’。” |
cuò shǒu bù jí措手不及 | 措手:着手处理;应付;不及:来不及。着手处理已来不及了。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应付。 |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么措手不及早撺过我?” |
kōng shǒu tào bái láng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我们都是急性子,无利不起早,讲究的是空手套白狼。” |
yǒu yī shǒu ér有一手儿 | 有专长。男女之间不正当的关系。 | 清·曹雪芹《红楼梦》:“那鲍二向来却就和厨子多浑虫的媳妇多姑娘有一手儿。” |
fù shǒu zhī gē负手之歌 | 喻指临终前的咏歌。 | 《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於门,歌曰: ‘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 [下续示例] |
lù sǐ shuí shǒu鹿死谁手 | 鹿:猎取的对象。追鹿不知落入谁手。指政权不知落入谁人之手;后借指不知胜利归属何人。 | 《晋书 石勒载记下》:“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
gǒng shǒu ràng rén拱手让人 | 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让给别人。形容怯弱可欺或甘心为奴仆、附庸。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1回:“明知众寡不敌,守不住这个青岛,但若拱手让人,殊不甘心。” |
chì shǒu qǐ jiā赤手起家 | 赤手:空手;起家:创立家业。形容在无基础和条件很差下创出一番事业。 | 宋·文天祥《邹仲翔墓志铭》:“君虽亦赤手起家,而好施出其性。” |
gǒng shǒu ér qǔ拱手而取 | 拱手:两手合抱在胸前。指取来毫不费力。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shǒu xià liú qíng手下留情 | 下手处理事情时;留些情面;不把事做绝。 | 《庚子风云》:“在这几个当口,赵三多明明可以乘虚而入,将王成德击倒,他却一再手下留情,都把王成德让过了。” |
tuò shǒu kě qǔ唾手可取 | 很容易就能得到。 | 《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会云輣,唾手可取。” |
rú zuǒ yòu shǒu如左右手 | 象自己的左右手一样。比喻极得力的助手。也比喻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或配合得很好。 | 《史记·淮阴侯列传》:“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
yī shǒu dú pāi,suī jí wú shēng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 疾:急速,猛烈。比喻一个人或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办事。 | 《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
wò shǒu jí huān握手极欢 | 握手谈笑。形容亲热友好。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通传》:“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 |
xiù shǒu páng guān袖手旁观 | 把手揣在袖子里站在旁边看。形容置身事外;不加过问或不予协助。袖手:把手揣在袖子里。 | 宋 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奕棋者胜负之形,虽国工有所不尽,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 |
dà dǎ chū shǒu大打出手 | “大打出手”原是戏剧表演的术语;指以一个主要人物为中心;同时与几个人对打;互相投掷、接踢武器的武打场面。现多形容野蛮地逞凶打人或互相争斗殴打(大:表示程度、规模之甚)。 | 许涤新《周总理战斗在重庆》:“国民党反动派发现了这一情况,气急败坏地大打出手,警察、宪兵、便衣、特务,纷纷出动。” |
pāi shǒu jiào hǎo拍手叫好 | 拍着手叫好。形容仇恨得到消除。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20回:“老残沉吟了一会,说道:‘……不如老哥一不做二不休,将此两款替人瑞再挥一斧吧。’子谨拍手叫好。” |
shù shǒu wú cè束手无策 | 策:办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 宋 王柏《鲁斋集》:“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
kǒu jiǎng shǒu huà口讲手画 | 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形容详细地解说。 | 宋·黄庭坚《题跋》:“好学者从之请问,口讲手画,终席或至千字。” |
niè shǒu niè zú蹑手蹑足 | 见“蹑手蹑脚”。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三回:“小丫鬟等更蹑手蹑足的在外间收拾那粉盒妆盝,不敢大声说一句话,倒弄得内外静悄悄的。” |
yī zhāo quán zài shǒu,biàn bǎ lìng lái xíng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 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 明·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大小三军,听吾命令。” |
qiáng zhōng gèng yǒu qiáng zhōng shǒu强中更有强中手 | 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 | 元 王晔《桃花女》第二折:“我想有这桃花女,怎显我的阴阳,只等问成了亲事时,不怕不断送在我手里。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终被恶人磨。” |
pián shǒu zhī zú胼手胝足 | 胼、胝:手掌足底因长期磨擦而长出的老茧。手上和脚上都生了茧子。形容长期辛苦劳动。 | 宋 朱熹《九江彭蠡辨》:“凡禹之所为,过门不入,胼手胝足,而不以为病者,为欲大济天下昏垫之足,以衣且食而遂其生耶!” |
pián zhī shǒu zú胼胝手足 | 见“胼手胝足”。 |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二章:“农民穷苦,胼胝手足以经营之,而终岁之勤,一粒无获。” |
shí shǒu zhēng zhǐ十手争指 | 谓人如有不善,众人则争相指责。语本《礼记 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 语出《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
zhī shǒu qíng tiān只手擎天 | 擎:举。一只手能把天举起。形容本领很大。 | 清·夏敬渠《野臾曝言》第111回:“前日令先生陈奏功绩,朕已惊叹为古今未有,今观东宫所奏,方知先生尚未道其十之一二,先生真只手擎天者也。” |
shǒu wú cùn tiě手无寸铁 | 寸铁:指短小的武器。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背后郭淮引兵赶来,见维手无寸铁,乃骤马挺枪追之。” |
xīn jì shǒu shòu心计手授 | 计:计算,筹划;授:传授。精心筹划,亲手传授。 | 金·元好问《邓州新仓记》:“度材于山,赋庸于兵,心计手授,百堵皆作。” |
zhī shǒu kōng quán只手空拳 | 只:单。指单有一双手而没有武器。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三回:“此时只手空拳,如何抵挡。” |
zhī shǒu dān quán只手单拳 | 只:单。比喻一个人力量弱小。 | 明·沈璟《义侠记·委嘱》:“我不在家呵,你是只手单拳,若被人欺压遭人骗,我回来后将他消遣。” |
sā shǒu jiǎn撒手锏 | 小说中搏斗时突然用锏投杀敌人的绝招,比喻在危急时拿出看家本领。 | 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100回:“众人一看,全都哈哈大笑,说:‘倒有一宗撒手锏,没听见说会有撒手棍。’” |
shǒu huāng jiǎo máng手慌脚忙 | 形容惊慌不安之状。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7回:“匡超人惊得手慌脚忙,说道:‘这是那里晦气!’” |
liè shǒu fù gēng捩手覆羹 | 谓手一动就把羹倒翻。喻动辄闯祸。 | 唐·韩愈《送穷文》:“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
fān shǒu wéi yún fù shǒu yǔ翻手为云覆手雨 | 翻:反转;覆:反覆。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权术。 | 宋·王安石《老人行》:“翻手为云覆手雨,当面论心背后笑。” |
shí mù suǒ shì,shí shǒu suǒ zhǐ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 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
liú yī shǒu留一手 | 保留一些本领技能不拿出来。 | 浩然《艳阳天》第114章:“没有理他的茬儿,也装作没看见他,就是为的留一手。” |
xiān xià shǒu wéi qiáng先下手为强 | 在对手没有准备好的时候首先动手,取得主动地位。 | 《隋书 元胄传》:“兵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 |
qí gāo yī zhāo,shù shǒu fù jiǎo棋高一着,束手缚脚 | 一着:下棋时走一步。跟棋艺比自己高的人下棋,自己显得笨拙。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 | 陆士谔《续孽海花》第55回:“你的见识是比我高,人家说我怕你,棋高一着,束手缚脚,真叫我怎么不怕呢?” |
yī shǒu bāo bàn一手包办 | 操纵一切;独自办理;不须别人插手。 | 清 李绿园《歧路灯》:“你一手包揽,我只晴我的手头钱。” |
duō miàn shǒu多面手 | 指擅长多种技艺的人。 | 王朔《刘慧芳》:“亚茹:‘你还真是多面手。’” |
yǎn jiān shǒu kuài眼尖手快 | 眼力好,动作快。 | 沈从文《阿金》:“地保眼尖手快,隔桌子一手把阿金捞着。” |
shǒu yǎn tōng tiān手眼通天 | 比喻办法多,手段高明。 | 老舍《四世同堂》:“这并不是她相信丈夫的能力,而是相信她自己的手眼通天。” |
zhuó lún lǎo shǒu斫轮老手 | 斫轮:斫木制造车轮。指对某种事情经验丰富的人。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 |
mù zhì shǒu yíng目治手营 | 亲眼观察,亲手试验。 | 严复《天演论·导言》:“先后间出,目治手营,穷探审论,知有生之物,始于同,终于异。” |
shǒu dào qín lái手到擒来 | 擒:捉拿。一上手就把敌人捉了来。形容办事情一举成功。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八戒忍不住高声叫道:‘那里用甚么人马!又那里管甚么时辰!趁如今酒醉饭饱,我共师兄去,手到擒来!’” |
rù bǎo shān ér kōng shǒu huí入宝山而空手回 | 宝山:聚藏宝物的山。进入满藏宝物的山间却空手回来。比喻虽然遇到了很好的机会,却毫无所得。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离世间品》下卷:“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 |
chuí shǒu ér dé垂手而得 | 形容得来毫不费力气。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38回:“那个资性,读不上三二年,功名是可以垂手而得的。” |
niē jiǎo niē shǒu捏脚捏手 | 放轻手脚走路,动作小心翼翼的样子。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一回:“唐牛儿捏脚捏手,上到楼上。”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分付已毕,太尉便同一人过去,捏脚捏手,轻轻走到韩夫人窗前。” |
qīng jiǎo qīng shǒu轻脚轻手 |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放得很轻。 | 沈从文《萧萧》:“于是萧萧轻脚轻手爬起床来,眼屎朦胧地走过床边。” |
jǔ shǒu tóu zú举手投足 | 投足:踏脚。一抬手一踏脚。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 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 “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
xuán yá sā shǒu悬崖撒手 | ①比喻人至绝境,只能另作选择,义无反顾。②指在紧急关头,放下一切不管。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苏州永光院真禅师》:“直须悬崖撒手,自肯承当。” |
shǒu máng jiǎo luàn手忙脚乱 | 形容做事慌张;没有条理。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临济宗 镇州大悲和尚》:“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 |
shù shǒu shòu lù束手受戮 | 束:捆绑;戮:杀。捆起自己,等待被杀。指不作任何抵抗,甘愿等死。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8回:“降卒不曾准备,又无器械,束手受戮。” |
chū shǒu dé lú出手得卢 | 卢:古时樗蒲戏一掷五子皆黑,为最胜采。比喻一下子就取得胜利。 | 《南齐书 张瓌传》:“献捷,太祖以告领军张冲,冲曰:‘瓌以百口一掷,出手得卢矣。’” |
fān shǒu wéi yún翻手为云 | 翻:反转。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权术。 | 宋·陈亮《祝英台近》词:“翻手为云,造物等儿戏。” |
yuán zhī yǐ shǒu援之以手 | 对他人进行救助。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 |
jǔ shǒu xiāng qìng举手相庆 | 指举手加额,以相庆贺。 | 明 刘基《甘露颂》序:“群臣莫不欣择,百姓莫不蹈舞,举手相庆。” |
yī lái shēn shǒu,fàn lái zhāng kǒu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 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安公子是自幼娇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 |
xīn xián shǒu mǐn心闲手敏 | 闲:熟悉;敏:灵敏。形容技艺熟练了,心里闲静,手法灵敏。 | 三国魏·嵇康《琴赋》:“于是器冷弦调,心闲手敏。” |
hé liáng xié shǒu河梁携手 | 河梁:桥。指送别。 | 汉·李陵《与苏武》诗:“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 |
bù guī shǒu yào不龟手药 | ①使手不冻裂的药。②比喻微才薄技。 | 《陆游诗集卷二十二 寓叹》:“人生各自有穷通,世事宁论拙与工。裹马革心空许国,不龟手药却成功。早朝玉勒千门雪,夜坐蓬窗万壑风。借得奇书且勤读,小儿能续地炉红。” |
shù shǒu jiù kùn束手就困 | 谓无法摆脱困境。 | 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然当群雄奸命之时,烽烟四起,运道梗绝,惟有束手就困耳。” |
jǐ shǒu niē jiǎo挤手捏脚 | 故意伸出手脚碰触对方身体,含有轻薄之意。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六十五回:“每日在路,俱有人瞧着锦囊,挨肩擦背,挤手捏脚。” |
gǒng shǒu jiā é拱手加额 | 拱手:双手合抱致敬;加额:以手加额表祝贺。形容致敬庆贺。 |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贞集:“一日,海滨侯执帝手私语云云,帝拱手加额曰:‘皇天,皇天!’” |
shù shǒu jiù qín束手就禽 | 见“束手就擒”。 | 王闿运《桂阳陈侍郎行状》:“众如言,夜径入山寺,明先唯与徒党十数人居,束手就禽。” |
qīn ruò shǒu zú亲若手足 | 手足:指兄弟。像兄弟一样的亲密。 | 《金史·谢库德》:“欢都、冶诃及劾者、拔达、盆纳五人者,不离左右,亲若手足,元勋之最著者也。” |
zhǐ shǒu dùn jiǎo指手顿脚 | 一面指着骂,一面跺着脚。形容蛮横不讲理的样子。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三:“这时她还在那里指手顿脚的撒野,张裕民不管三七二十一,两步抢到她面前,厉声问道:‘你要干什么?’” |
liǎn shǒu píng zú敛手屏足 | 缩手止步。形容不敢妄为。 |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滇越铁路问题》:“列强自知理屈,亦渐为之敛手屏足。” |
rú zú rú shǒu如足如手 |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亲密无间。 |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 |
dùn zú cuō shǒu顿足搓手 | 着急惋惜的样子。 | 梁启超《变法通义·论科举》:“不怀顾犬补牢之义,徒效渊鱼丛爵之愚,犹复顿足搓手。” |
tuò shǒu ér dé唾手而得 |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极容易得到的东西。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4回:“这房可唾手而得。” |
shǒu jiǎo gàn jìng手脚干净 | 喻廉洁奉公。 | 傅晓航《九只小鸭子》:“办社务的干部,手脚干净,青天包公啊!” |
shǒu zú yì chǔ手足异处 | 谓被杀。 |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 |
chuí shǒu shì lì垂手侍立 | 垂:低下;垂手:表示恭敬;侍:侍侯。形容恭敬地站在旁边随时听从吩咐。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4回:“院中许多小厮垂手侍立,伺候烧纸。” |
shù shǒu dài bì束手待毙 | 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 《宋史 礼志十七》:“与其束手待毙,曷若并计合谋,同心戮力。” |
diē jiǎo bàn shǒu跌脚拌手 | 受到阻碍或牵制,不能放手去干事。 | 曾朴《孽海花》第28回:“自从第一步踏上了社会的战线,只觉得面前跌脚拌手的布满了敌军,第二步再也跨不出去。” |
yóu shǒu tōu xián游手偷闲 | 同“游手好闲”。 | 太平天国·洪仁玕《资政新篇》:“诚以游手偷闲,所以长其心之淫欲,劳心劳力,所以增其量之所不能。” |
chuí shǒu gōng lì垂手恭立 | 垂:低下;垂手:表示恭敬。形容恭敬地站在旁边随时听从吩咐。 | 《武松演义》第十回:“武松从纱帐里望出来,看见施福、施寿还是垂手恭立,便招呼道:‘贵家院为何不去?我没事了。’” |
qíng ruò shǒu zú情若手足 | 手足:指兄弟。情谊深厚,如同兄弟一样。 | 《剪灯新话·孙恭人传》:“乃顾视其卒,周其饮食,宽其桎梏,情若手足,卒感激入骨。” |
shù shǒu dài sǐ束手待死 | 同“束手待毙”。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曹兵既至,岂可束手待死,某愿助使君破之。” |
xīn là shǒu hěn心辣手狠 | 见“心狠手辣”。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九章:“可旺今年才二十二岁,但心辣手狠,超过他的义父。” |
kuò náng gǒng shǒu括囊拱手 | 括囊:束紧袋口;拱手:两手合抱。指不敢进言,无所作为。 | 《宋史·刘述传》:“赵拤则括囊拱手,但务依违大臣,事臣岂当如是!” |
shuǎ shǒu wàn耍手腕 | 指为达到预想目的而使用手段。 | 曲波《林海雪原》:“他又向我耍手腕,又向我要旅长那匹马。” |
mù sòng shǒu huī目送手挥 | 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用。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意在言外。 | 三国魏·稽康《赠兄弟才公穆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
zuǒ shǒu huà fāng,yòu shǒu huà yuán左手画方,右手画圆 | 用左手画方形,同时用右手画圆形。比喻两件事都很难做成。 | 北齐·刘昼《刘子新论·专学》:“是以心驻于目,必志其耳,则听不闻。心驻于耳,心遗其目,则视不见也。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虽执规矩之心,由心不两用……” |
pāi shǒu pāi jiǎo拍手拍脚 | 形容人极其喜悦,兴奋时的动作。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14回:“贾子猷更拍手拍脚的说道:‘……几时才能够到上海去逛一趟,见见什面,才不负此一生呢?’” |
qī qiè bā shǒu七郄八手 | 亦作“七足八手”。形容动作忙乱,许多人一齐动手。 | |
suì xīn yīng shǒu遂心应手 | 犹得心应手。形容运用自如。 |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八章:“兴哥,阿鹊在向你报喜呢,你到了窑上一定遂心应手的。” |